宋钦宗赵桓就很郁闷了,他似乎处处都要被这个亲弟弟压一头,难道上辈子欠他的?他也想跟燕王结亲,他也有年纪合适的女儿,可惜之前为了巴结女真权贵,都嫁给了女真人,甚至还有入宫为妃的。要早知道有朝一日可以归国,他肯定得留下一两个女儿的。他虽然没有适龄的女儿,但却有一个适龄的儿子,在五国城生的第三子赵训如今刚刚十五,比李慢侯的长女李姝大一岁。如果能促成这段婚事,或许他儿子将来能当皇帝。
赵构无子,回来两个女儿,给他带来两个外孙,一个外孙女,却只能让赵构羞耻,两个女儿回到临安后,就极少露面,坊间甚至不敢谣传,否则就可能获罪。赵构的储嗣问题,一直是朝中热议的话题。之前最大的声音是,希望从赵匡胤子系后人中挑选太子,让赵构养大,继承皇位。如今宋徽宗、宋钦宗和赵楷这三个先后做过皇帝的人都回来了,他们都有一大堆子嗣,尤其是宋徽宗,堪称繁殖机器,生了几十个子女。
现在立储又成了新的问题,到底立哪个皇帝的儿子?宋徽宗已经被排除在外,因为赵桓、赵楷和赵构三个或者的新老皇帝都是他儿子,在立就成了兄终弟及。立皇子的话,赵构无子当然就要在赵桓和赵楷两人的儿子中挑选,但朝臣对这个问题却产生了严重的争执,而且是私下争执,已经形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赵桓的君位更正,本就是太子,也没有退位,只是被掳了。回来之后,本应该复位的,既然无法复位,那就应该让他的儿子当太子,毕竟他是嫡系血脉。但也有一派大臣认为,赵桓无德,有失国的政情,他的子系就不该继位。赵楷虽然也被俘,却是力战而败,尽了人君之责,他的君位当的正。
这两派势力也有渊源,宋钦宗的子系确实是嫡系。赵楷当年不管怎么受宠,他母亲不是皇后,他就不是嫡系皇子,所以即便宋钦宗宠爱他,童贯、蔡攸这些权臣支持他,依然斗不倒太子。所以有一批认法理的人,支持他的儿子。他儿子也是他当政时候,合理合法册立的太子,是宋徽宗的皇太孙,他不受宠,他儿子可是非常受爷爷宠爱的,善于察言观色的童贯不攀附赵桓,却不断在徽宗面前捧赵桓的儿子。
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其他不管是赵楷还是赵构的儿子,都没这个优势。因为赵楷当皇帝的时候,他的家人都被掳走了,包括他几个儿子。赵构当皇帝的时候,倒是册立了太子,可惜胆子太小,被宫女踢到香炉活活吓死了。
可惜的是,他儿子不符合燕王的自耦标准,因为已经有婚配了,配的还是女真权贵,这件事现在都成了反对派攻击的旗子,担心皇太子继位,会让蛮夷血脉进入皇室。赵桓一开始甚至不想让儿子将几个女真女子带回来,哪怕这些女真女子都给他生了孙子。但燕王却将他们带了回来,还宣扬了开来。
所以就只能寄希望于尚未婚配的三子了。
好在他赵家的血脉不错,胆小是胆小了些,在蛮夷围绕的五国城长大,也没培养出悍勇的气质,反倒是跟一大群学富五车的权贵常年住在一起,文采斐然,不输给赵楷家的儿子。
因此赵桓很快就找人跟李慢侯表达了这个想法,李慢侯非常高兴,当即表示,可以请渊圣小皇子去山东府学读书。安排他跟李姝见面,能不能擦出爱的火花来,就看他的本事了。
这算是让赵桓很欣慰的事情了,在争位中,他最被动的就是,他的对手赵楷在他之后当了三年皇帝,当时天下官员多出自他手,开了好几次科举。如今官场上的中坚力量,就是建炎年间的几批士子。这些人是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官场的,可大多郁郁不得志,因为赵构当了皇帝,得志的是那些跟他南迁的派系,比如吕颐浩、赵鼎这些人。当年这些人跟着赵构的时候,大多也就是知州这样的中级官员,十分年轻,等到他们老去,谁知道要等多久。
因此这些郁郁不得志的中级官僚,看到赵楷回来,大多都依附了过去。成为他的助力,而赵桓虽然做皇帝更早,可他当皇帝的时候,城外就是女真人,第二年干脆直接被人给抓走了,根本没有来得及培养心腹。反而是打击了蔡京之流,得罪了一大批旧党。
所以赵桓更需要支持者,位高权重的文臣当然更好,比如赵鼎、吕颐浩这样的,比如晏氏这样的,但强势的藩王也还行,在没有比燕王更强势的藩王了。
李慢侯在扬州逗留了好几天,第二天其实朝廷的奉迎使就来了。之前他们在楚州,本来打算从哪里迎接的,结果李慢侯非得南下扬州,晏湲封着城,他们出不去,最后追着李慢侯的尾巴赶到扬州,第三天就接了几个皇帝南下了。
李慢侯逗留扬州,一直在跟各大势力接触。扬州商会的行董、行首们,都来拜见他,他得见一见。以前的一些旧部来拜见,他也得接见。扬州城一直有一支特殊的军队,那就是决斗场护军。他们是募兵性质,但大多数出自李慢侯旧部。一些从东藩军退役后的官兵,很多都来这里讨生活,军饷不如军队里丰厚,但危险性小,就是看管女真角斗士。对于上过战场的他们来说,这些只能接触到木刀的女真角斗士,那就是戏子,他们的决斗表演,就真的是表演。别说让他们在决斗场里,就是在野外,镇压这些角斗士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