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045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三年前,新政失败,欧阳修和范仲淹等人被贬出汴京。

    这三年来,欧阳修他们在外地任职,励精图治,造福百姓,做出了一番漂亮的政绩,所以这才能被调回汴京来。

    牛车上,欧阳修正在看信。

    信是赵旸一个月前写的。

    赵旸得知欧阳修即将回汴京,特意写了一封信给他,期待他早日回来。

    欧阳修看着太子殿下写给他的信,嘴角不觉扬起一个笑容。三年不见,不知道太子殿下长大了多少,不知道太子殿下跟晏相读书读得怎么样。

    这次欧阳修回汴京,除了回汴京任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导太子殿下读书。

    与此同时,还有一行人也在来汴京的路上。

    这一行人就是苏洵父子三人。

    苏轼和苏辙思考了三年,终于决定来汴京考太学。

    虽然苏洵不太愿意让两个儿子来汴京考太学,但是两个儿子决定考太学,他这个做父亲自然会支持,所以他亲自带着两个儿子来汴京。

    船上,苏洵正在教导苏轼和苏辙读书。

    “休息下。”苏洵收起书,“先喝口茶。”

    “是,爹爹。”

    父子三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点心。

    “哥哥,我们来汴京考太学,不跟福慧说吗?”苏辙面露疑惑地问道,“福慧之前还写信问我们要不要来汴京考太学,我们真的不跟他说吗?”

    苏轼笑着说道:“我想给他一个惊喜。”

    苏辙茫然地眨了眨眼:“惊喜?”

    “我们到了汴京,直接去相国寺找他,他见我们来了,一定会非常惊喜。”苏轼是真的想给赵旸一个惊喜,他非常期待福慧看到他们的表情。

    苏辙明白了他哥哥的意思,一脸恍然地说道:“那福慧肯定高兴坏了。”说完,他面露好奇地说道,“三年不见,也不知道福慧长什么样呢。”

    “应该是越长越好看。”这三年来,福慧每个月都会写信给他们。虽然他们三年不见,但是因为每个月通信,他们之间非常熟悉。“福慧说他今年正式启蒙了,不知道他学得怎么样。”

    “福慧那么聪明,应该学得很好吧。”虽然这三年来,一直和福慧有书信往来,但是苏辙心里还是有些想福慧的。“三年前,福慧还没有正式启蒙就读了不少书,现在正式启蒙了,应该读了更多的书了。”

    “等见面了,得好好地考考他。”

    “哥,福慧说过,如果我们考上太学,他也会考太学,到时候我们就能在一处读书了。”

    “等我们考上了太学,再教福慧考太学。”虽然福慧比他们小很多,但是要是能在一块读书,也是一件美事。

    苏洵听着两个儿子的对话,打趣道:“你们倒是很有信心考上太学啊。”

    苏轼对他爹爹笑了笑:“有爹爹您的教导,我们一定能考上太学。”

    自从两个儿子决定考太学后,苏洵就请他汴京城的朋友帮他弄到往年太学入学考试的题目。

    苏轼和苏辙做了几份太学入学的考卷,考得都不错,他们这才有信心来汴京考太学。

    苏洵看着两个儿子,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让两个儿子来汴京上太学是对是错,毕竟太学……唉,算了,两个孩子都来了,他在想这些也没用,不如相信两个儿子。

    “等你们考上太学,我回去把你们的母亲接来。”这次,只有他们父子三人来汴京,没有带上家里其他人。等苏轼和苏辙考上太学后,苏洵打算把妻子接来,一家人在汴京城里定居。

    “爹爹,如果您不喜欢留在汴京,您还是回眉州吧。”苏轼知道苏洵不太赞成他们上太学,也知道苏洵不太喜欢汴京。“我会照顾好弟弟,您不用担心。”

    苏辙忙说道:“我也会照顾好哥哥的。”

    “你们兄弟俩在汴京,我怎么能放心。”苏洵是不太喜欢汴京,因为汴京太过繁华,而且有太多权贵,稍微不小心就会卷入到权利的漩涡中。

    “爹爹,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再说,我们吃住都在太学,您不用担心我们。”不少外地的学子考上太学,都会住在太学里。苏轼他们要是考上太学,也会住在太学里,不用特意在汴京城里租房住。

    “不成,你们两个在汴京,我们不放心。”苏洵对两个儿子笑了笑,“我已请朋友在太学附近租好了房子,日后你们去太学读书也方便。”

    这次在来汴京之前,苏洵都安排好了一切,请他朋友帮忙租好房子,找好下人。

    在照顾两个儿子方面,苏洵是非常舍得花钱的。不过,因为汴京城的房价太贵,想要在汴京城里买下一套房子不太实际,所以还是租房比较划算。

    如果苏轼他们兄弟俩高中留在汴京任职,到时候再买房子也不迟。

    “父亲……”

    苏轼刚想说什么,被苏洵打断:“你们在太学读书会很辛苦,我和你们的母亲都不会放心留你们两个在汴京。”

    见爹爹心意已决,苏轼和苏辙也不好再说什么。

    “爹爹,是我们任性了。”

    “你们没有任性,你们想来太学读书并没有错。”苏洵一直以来以两个儿子为豪。他的两个儿子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听话,很少让他们操心。“爹爹还是那句话,既然决定来太学读书,那就好好读书,不要做其他的事情。”

    苏轼和苏辙神色严肃地点点头,异口同声地说道:“爹爹,我们知道。”

    “休息好了,我们继续。”

    “好。”

    父子三人又读起书来。

    说到读书,这三年来,赵旸寄了不少书给苏轼他们。

    三年前,苏轼他们离开汴京的时候,赵旸就送给他们不少书籍,还送给他们不少笔墨纸砚。

    这三年来,赵旸把太阳书局发售的杂志、报纸、小人画和话本都寄给了苏轼他们。

    苏轼他们虽然远在千里之外的眉州,但是因为经常看太阳书局发售的报纸和杂志,他们对汴京城里的事情非常了解。

    苏洵教导苏轼他们念完一篇《易经》,就和两个儿子一起看太阳书局发售的杂志。他们看的是《文学集》。

    苏轼和苏辙正在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洵正在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其实,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和苏辙看了很多遍,但是每次看都会被深深地惊艳到。每次重新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哥,我们以后能不能写出像《醉翁亭记》这么好的文章?”

    “我们只要好好读书,就一定能写出来。”苏轼倒是很有自信。

    “欧阳先生真的太有才华了。”苏辙一脸仰慕地说道,“听说朝中很多大臣都会去太学里讲书,不知道欧阳先生会不会去?”对有才华的人,苏辙和苏轼都非常憧憬。

    “欧阳先生并不在汴京。”苏洵倒是知道一点关于欧阳修的事情,“三年前,欧阳先生离开了汴京,去外地任职。”

    “啊?”苏辙一脸失望,“欧阳先生不在汴京啊。”

    苏轼问道:“爹爹,范先生呢?”

    “范先生也不在汴京,也去外地任职了。”

    苏轼听完,也是一脸失落。

    见两个儿子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苏洵安慰他们道:“日后有缘,你们会见到的。”

    苏辙一听这话,立马恢复了精神。

    “只要我们在太学读书,就一定能见到欧阳先生他们。”

    苏轼点点头:“对,日后一定能见到。”

    苏辙看着手中的《文学集》,惊叹道:“这太阳书局弄出来的报纸和杂志太好了,等到了汴京,我们一定要去太阳书局看看。”三年前,他们走的时候,还没有太阳书局。没想到他们离开汴京没多久,就有了太阳书局。

    “听说很多文人学子喜欢去太阳书局讨论诗词歌赋,以后我们也可以多去去,和他们多交流。”苏轼喜欢太阳书局发售的美食杂志,话本杂志、小人画杂志、医学杂志和农业杂志。

    “太阳书局的老板真厉害,竟然弄出这么多好看的杂志。”

    苏洵一脸深意地说道:“太阳书局背后的老板绝不是普通人。”苏洵之前写信向他朋友打听过太阳书局的事情。他朋友知道不多,只知道太阳书局背后的老板是权贵,一般人不敢招惹太阳书局。他朋友猜测,太阳书局的背后恐怕还有朝廷支持。因为太阳书局发售的报纸和杂志,朝中的大臣们必须订阅。

    “也一定是有才之人。”如果没有才华,是绝对不会做出这么好的报纸和杂志。“福慧说太阳书局里有很多好书,甚至还有孤本,我们一定要去看看。”

    “可是,哥,我们不是会员,是不能阅读太阳书局里的孤本。”

    “福慧不是说只要通过太阳书局的考核,就能成为太阳书局的会员么。”苏轼一脸跃跃欲试地说道,“我们可以去试试。”

    “好,我们去试试。”苏轼他们兄弟俩,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在做任何事情前,他们绝不会害怕畏惧,他们会先尝试。如果失败了,他们也不怕,会继续尝试。

    苏洵很喜欢两个儿子的“无畏”精神,年轻人就应该勇敢无畏,这样才能闯出一片天地。

    此刻,远在舒州的王胖胖正在焦急地等待这个月的杂志。

    赵旸不仅把报纸和杂志寄给苏轼他们兄弟,也寄给了王雱。

    王雱非常喜欢,每个月眼巴巴地等着赵旸寄给他。

    正在和杀破狼军一起训练的赵旸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吓得曹修立马把庄子里的大夫叫了过来,给他把脉。

    庄子里有大夫,负责给杀破狼军的孩子们看病疗伤,毕竟训练的时候,经常会受伤。

    见赵旸的身子并没有问题,曹修心里才放心。

    三年前,赵旸突然病重,也吓到了曹家人。一直以来,曹家人也十分在意赵旸的身子。

    赵旸在庄子里呆了五天。这五天,他彻底和他的杀破狼军混熟了。不止如此,他和曹修他们商议了不少事情。

    他不能在外面久待,不然曹皇后和宋仁宗他们会担心。再者,他一直不回去读书,晏相怕是要急了。

    宋仁宗见儿子五天没有回宫,心里急了,来找曹皇后。

    “皇后,旸旸一直没有回来,晏相一直在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宋仁宗不好意思说他想儿子,只好用晏殊来做借口,“你叫旸旸回来。”

    曹皇后一眼就看出宋仁宗在说谎,不过懒得拆穿他。

    “官家,旸旸在生你的气。“

    宋仁宗被曹皇后说得有些尴尬,“要不朕去曹家庄子接他回来?”说完,他又说了一句,“福康一直在等他回来去放纸鸢。”

    曹皇后并不想让宋仁宗去曹家的皇子,她想了想说:“我叫旸旸回来。如果旸旸还不回来,我亲自去接他回来。”

    “那就麻烦皇后了。”比起他,旸旸这孩子更听皇后的话。只要皇后叫他回来,他一定回来。

    “官家,旸旸回来,您该不会还让旸旸接受您朋友的女儿吧?”曹皇后故意问道。

    宋仁宗摇摇头说:“旸旸不喜欢,那就算了。说完,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是朕考虑不周。”

    曹皇后点点头,毫不客气地说道:“您知道就好。”

    被曹皇后这么说,宋仁宗脸上的表情不由僵住,心中不禁有些尴尬,还有些难堪。

    “朕还有事就先走了。”

    曹皇后站起身行礼:“恭送官家。”

    宋仁宗的眉头皱了下,随后转身离开了坤宁宫。

    张茂实看了看宋仁宗的脸色,就知道他生曹皇后的气了。

    宋仁宗觉得曹皇后刚才对他太不客气了,皇后果然……还是穗儿好,但是穗儿也偏袒皇后。在这宫中,他竟然一个知心人都没有。

    张茂实见宋仁宗没有回福宁宫,而是来到陈氏以前住的宫殿。

    宋仁宗等到了宫殿,才发现自己来到陈氏以前住的宫殿,在心里感叹道,全天下也只有她了解朕,知道朕心里在想什么。

    “官家?”张茂实见宋仁宗一脸伤感,关心地问道,“您没事吧?”

    宋仁宗回过神来,语气淡淡地对张茂实说道:“朕没事,回福宁宫吧。”

    “官家,皇后娘娘也是埋怨您把太子殿下气走,等太子殿下回来,皇后娘娘也就消气了。”

    宋仁宗闻言,心里对曹皇后的那点怨气也消了。

    “是朕不对,等旸旸回来,朕得好好地哄他。”

    “太子殿下出去五天了,应该也消气了。”张茂实言道,“官家,您只要好好地哄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一定不会再生您的气。”

    “这个小祖宗可不好哄。”宋仁宗嘴上这么说,但是语气里充满宠溺。

    赵旸在回宫之前,去了一趟禁卫军营,看了看禁卫军营里将士们的训练。

    禁卫军营的将士对太子殿下的到来十分意外。他们原以为太子殿下会有什么事情,没想到太子殿下只是来看他们的训练。

    赵旸对禁卫军营的将士的训练不太满意。不止如此,他没有在禁卫军营里将士们的眼中或者身上感受到战意。

    在后世,哪怕是和平年代,将士平日里训练的时候都会非常凶猛,丝毫不敢懈怠,但是禁卫军营里的将士却不是。

    或许是长时间没有上战场,又或者是长时间被打压,把他们身上的锐气全都磨没了。与其说他们是禁卫军营里的将士,不是说他们是个摆饰。

    不过,这也不能怪禁卫军营里的将士,他们也想上战场立功,但是朝廷不给他们机会,他们只能天天浑浑噩噩地度日。

    赵旸没有多说什么,鼓励了禁卫军里的将士一番,让他们好好训练,让他们好好守护汴京城的安全。

    鼓舞了禁卫军营里的将士一番后,赵旸没有久待,直接回宫了。

    等太子殿下离开后,禁卫军营里的将士们还一脸茫然,不明白太子殿下突然到来,到底为了什么,难道就是鼓励他们好好训练吗?

    他们平日里有好好训练,并没有偷懒,难道太子殿下对他们的训练不满?

    曹健见将士们都一副迷茫的模样,也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说从明日起,要更加严格地训练。

    不过,也有将士明白了什么,他们的心头变得非常火热

    一直以来,官家几乎没有来过禁卫军营里,这还是第一次有皇室的人来禁卫军营,而且还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是储君,他不可能无缘无故来禁卫军营里,也不会莫名其妙地鼓励他们好好训练。

    太子殿下这次来禁卫军营是有目的,而目的就是让他们好好训练,这就意味着他们以后很有可能……

    再者,太子殿下了来禁卫军营里,还释放了一个态度,一个亲近武将的态度,这意味着什么……这些聪明的将士们一想到这里,就变得非常激动。

    曹健见有的将士反应了过来,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了一句,让他们以上战场的标准来严厉的训练他们手下的士兵。

    这些聪明的将士们听到这话,就知道他们猜对了。

    赵旸回宫后,直接去了坤宁宫,没去福宁宫。

    曹皇后仔细地打量了下儿子,见儿子精神不错,心里便放心了。

    “这几日去庄子,玩得开心吗?”

    赵旸咧嘴对曹皇后灿烂地笑了笑:“玩得非常开心。”不仅玩得开心,还收获很大。

    有苗昭容在,曹皇后不方便多问赵旸。

    “玩得开心就好。”

    这时,外面传来给宋仁宗行礼的声音。

    “官家来了。”苗昭容笑道,“官家肯定是知道太子殿下回来,急急匆匆地赶过来了。”

    赵旸皱着一张小脸,表情非常不高兴。

    苗昭容见赵旸还在生气,替宋仁宗说好话:“太子殿下,这几日官家一直在盼着你回来,你这几日不在,官家都没有睡好。”苗昭容见宋仁宗这几日可怜,忍不住想要帮他说好话。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