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阳生话音刚落,众人都被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虎狼之词唬了一跳,原本闹哄哄的会谈现场,瞬间就安静下来,简直落针可闻。
坐在他左侧的李自牧一脸古怪,微微侧头看了过来,发现邢阳生神色认真,不似玩笑,于是很努力地试图做好表情管理。
另一侧的彭少仁则对这个年轻上司就没那么了解了,被这话弄得心惊肉跳,但又觉得直接发问不合适,当即眼观鼻鼻观心,双手笼袖,作旁观状。
眼见大随方面的三位主事官都一副云淡风轻模样,另一边的大桓人立马炸了锅,后面几位年轻些的随行官吏当即破口痛骂起来。
好在这些人开口说的是大桓官话,本地的大随人,除了原本就在鸿胪寺任职的彭少仁外,全都听不懂,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显然不会是什么好话。
就在这时,萧远界缓缓睁开眼,轻轻敲击了几下座椅扶手,后面骂得正凶的几人立即闭嘴不言了。
萧远界缓缓扫视大随众人,以一口字正腔圆的大随官话说道:“萧某驭下无方,让大家看笑话了。不知邢大人刚才所言,是大随真有再兴战事之心,还是只是一时的意气之语?”
邢阳生笑道:“没想到萧大人的大随官话说得这般流利,失敬失敬!邢某虽然天性散漫,但也算是言出必行之人。况于国土之争,岂有戏言哉!这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大随西征儿郎抛头颅、洒热血争来的。贵国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却想要在这谈判桌上只凭两口唾沫星子,就妄图收回失地,未免也太敢想了些吧?若是天底下的疆土都能只凭嘴仗就能拿下,我看贵国只怕早晚能一统这一片大陆了吧?”
此言一出,大随众人都再也憋不住啦,瞬间哄笑起来。大桓方面,以韩崇文为首的一众使节,在听完自家翻译的复述后,一个个脸色难看无比,纷纷叫骂起来。
反而是身为主事官的萧远界,依旧表现得十分从容,不紧不慢道:“邢大人年纪轻轻,却巧舌如簧,窥一斑可见全豹,大随人才济济,我大桓在这方面确实不如贵国多矣。”
韩崇文等人闻言,脸色比哭还难看了。这简直是借外人来打他们这帮“自己人”的脸啊!
须知,大桓近两百年来,一直处于扩张状态,匈奴铁蹄几乎踏遍整个中山山脉以西的绝大部分地区。但匈奴人并不擅长治理国家,因而大量吸纳了那些被吞并国家的人才,将国家的治理体系一分为二,划为东、西两院:西院由大桓、小桓两个贵族为主,是大桓国的基本盘;东院则由匈奴人眼中的低等异族人就地治理,而这些异族官僚中,又以曾经强盛一时且影响力极大的萧国贵族后代为主,韩崇文的老师、执掌东院的宰辅连青,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所以,在萧远界这个小桓族人看来,相较于大随,韩崇文这些属于东院一系的异族官员,才是最值得警惕的对象。因此干脆借力打力,趁机敲打一下东院这些各怀心思的官吏。
这次和谈,从大桓的角度来看,东线连吃败仗,本是一件很丢国家颜面的大事,但因为东院一系的官吏基本处于实质上的自治状态,且近年来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对于西院一系来说,正缺一个下手反制的时机。况且,目前丢的反正都是东院辖地,对西院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西院一系的官吏并没有东院一系的官吏那么上心,眼中所见的反而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打压对方的机会。
邢阳生笑道:“听闻萧大人执掌西院大王五路兵马,战力非凡,不知有我国镇西大元帅所部镇西军几分风采?”
萧远界咧嘴笑道:“萧某与寇元帅神交已久,惜未能如愿一见,引以为憾。”
“寇元帅如今亲自镇守镇西军大营,正驻扎在青川河谷一带。听闻萧大人有意祭拜贵国二十余万英灵,某已着人通知前线,请他准备好祭祀用品了。”邢阳生说道。
“你!”萧远界左手边的一位武将脸色铁青,当即拍案而起。
“萧武坐下!败军之将,受辱也得受着!”萧远界第一次变了脸色,严词呵斥道。
萧武死死握住刀柄,一屁股坐了下去,意甚不平。
这时,一直作壁上观的李自牧开口缓解气氛道:“大家能肯坐下来谈,说明都有一颗求和平的心,嘴上打打仗总好过战场上厮杀的好。诸位,这青川河谷乃是我大桓实占之地,也已经营两年,要我们就此放手是断然不可能的。”
韩崇文冷笑一声,不再言语。该说的他都已经说过,如果萧远界松口,他心里纵然不服,也做不了主。
萧远界皱眉不语,沉吟良久。
青川河谷不同于其他几处无关紧要之地,地理位置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