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秋收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里原本是党项政权的发祥地,党项人唐末内迁至此,曾视其为祖宗之地,夏州所在地的党项人被称为“平夏部”。匈奴赫连勃勃大王所建之统万城的遗迹仍在无定河边静静地躺着,其残亘断瓦被百姓捡拾修了自家的房子。夏州城从唐末以来,也因为战争屡经荒废。

    而横山南北也因为夏宋及后来的夏金之间的战争有大量的闲田不敢耕。如今,夏州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人口由原来的不到五千人,增长到年初的七千人,又因为关西大乱,百姓越过横山逃来此地落籍为民,人口激增到了一万人,城池也得到修缮。

    既便如此,越靠近横山越是有大量可耕之地被抛荒,成为蕃人的牧场。

    “蕃人从事畜牧,其部落人口因战乱与饥荒骤降,又因有不少人改事农耕,部落大者不过百帐,小者不过十几帐,互不统属,但前些年也屡有挑衅。”梁文道,“如今,他们还算安份,都奔走呼告说是国主让他们可以安心地牧马放羊。”

    “哼,蕃人虽难制,那是本王没功夫对付他们。”赵诚冷哼道,“他们若是安分守己,本王会让他们自由地放牧,若是敢动歪心思,本王会让他们举族灭亡!”

    梁文打了个冷颤,劝说道:“自古蕃人即是性野,国主应以招抚为主,若是逼迫太急,臣恐他们会反抗,铤而走险。”

    “本王当然不会妄动干戈!”赵诚沉声说道。

    “横山在以往是国主的边疆南缘,如今国主新得陇东关西千里沃野,夏、银诸州已经成了腹地。”耶律楚材道,“臣以为不如从关西迁百姓来此耕作。发其种子、农具与耕牛。准其开垦,谁垦谁得。只要汉人人口足够多。蕃人就是想叛乱,也是不敢妄动。”

    “晋卿此言虽和我意,不过自古移民实边就是一件难办的事情。”赵诚道,“百姓固念乡土,除非是万不得已才背井离乡。官府若是强力施为,常常吃力不讨好,徒费钱财与人力物力。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蕃人如今已经势衰,他们要粮没粮,要盐没盐,要铁器没铁器。就是部落人口也是极少,全要仰仗于本王。本王不可能永远让他们这样散漫于山林。只是如今本王的敌人并不是他们。”

    “臣近年来招蕃人熟户开荒种田。成效颇佳。蕃人也有许多种田之人,虽有人愚昧不知王法,但也有谨守法度的。如今国主军盛,蕃人自是不敢叛乱,况且国主不对他们征税,对他们也井水不犯河水,蕃人也是心存感激之念。”梁文道,“但蕃汉总是不同。汉人要开荒。蕃人要放牧,总会惹出祸事来。民间私斗也是常有的事情。”

    耶律楚材道:“若是圈出草场仅供蕃人放牧,这也没什么。不如暂严禁民间私自开垦闲地,以免纠葛又起。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蕃人也是百姓,虽不服王化,也是天性使然,他们自有其首领,自成一家,自古各朝各代朝廷都是以招抚为主。臣以为国主不应在此时主动大起干戈。”

    赵诚笑了笑:“正是因为历朝历代,蕃人总是忽叛忽降,来去自主,所以本王在想一个周全的法子。若是蕃人与我等没有什么分别,那可不就是一劳永逸。”

    “臣鲁钝,不知何为周全之法?”梁文道。

    “秦州明珠族已经举族加入我军,其首领之弟叶三郎正在漠北为本王征战,随同明珠族内附地有大小一百二十多族。将来论功行赏,有人在军中为侯为将为校,本王会为他们在延安府或者京兆府汉地赐他们良田,这样有人得学着种田务农。这总比他们躲在山林中狩猎谋生要好得多,算是荣华富贵了,这必会让其他蕃人效仿。”赵诚道,“此其一也。”

    “其二,蕃人中也有耕地地熟户,迁蕃人熟户至汉人聚居地为农,无论是加授良田,还是减税免税,都可应允。这既减少他们聚众侵扰之乱,又可让他们与汉人混居,假以时日,何论蕃汉之异同?所谓分化瓦解也。”耶律楚材也道。

    “其三,在蕃人住地之险要地,屯军震慑,让蕃人莫敢反抗,否则决不姑息,本王的刀箭将杀尽一切敢于反抗之人。此乃武力!”赵诚道,“鼓励商人深入蕃境,与蕃人交易,改变蕃人之习性。也可派文秀才入蕃境,教化蕃人以使其知王法。元昊为称帝,欲突显蕃人与汉人地不同,曾下秃发令,令本无秃发习俗的蕃人秃发,又令汉人戴头巾,违者罚马一,庶人十三杖。可本王观如今秃法者日少,宋国样式的服饰倒是日见多了起来,除了靴子。又如蕃字,西夏本识字之人就不多,书籍大多由汉书转译而来,如今我为国王,废蕃字而改行汉字,将来若是无有心人保管,恐后人对蕃字无从知晓。那叶三郎本不姓叶,简而言之,本王欲反元昊而行之!”

    “让蕃人消融在汉人之中,妙也!”契丹人耶律楚材最有发言权。

    梁文见这一主一臣三言两语就将蕃人的未来决定了,其用心之险恶与长远让他惊讶不已。

    “怕是无三五十年之功,大事不成吧?”梁文道,“蕃人虽熟户不少,但余部都遁于山林,不与外人接触,习惯于呼啸山林自由自在。”

    “哈哈,那本王就等上三五十年!”赵诚哈哈大笑道,“只要他们老实一点,让本王在全力对付外患时无后顾之忧,本王就有足够的耐心,此时非一日之功,纵是我心焦虑,也只好等水到渠成。”

    赵诚走出梁文安排的居室,与耶律楚材等人爬上楼阁之上。街上青石板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