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今的想法就是这样,一方面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幸福,同时也让他们一直死死存在银行里的那点钱流动起来,不说让他们乱花钱,但不能跟个土财主似的只知道死存钱,那可不行啊!”
杜如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倒是没对张诺的这个计划多说什么,在京师大学堂的这几年,杜如晦一直没放松自己的学习,尤其是作为一个四十多岁就从朝堂退休的老官僚来说,很多知识其实是在为他解惑。
他过去其实很多时候,做某个决定或者提某个建议的时候,只是觉得应该那样做,那样做有好处,可具体里面是什么原理,运用到了什么理论,其实他是不清楚的,总有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
可到了京师大学堂以后,那就不一样了,这里的管理学、经济学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老杜如今的身份,可以让他肆无忌惮的在工作之余去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
这些经过后世反复论证和实践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杜如晦这样的人来说,简直就如同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他也正是利用这一次机会不断的充实着自己,并且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是有着充分的从政经历的,结合他以往的工作经历、工作经验的话,他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老杜不仅自己开始担任这两门课的教授,同时还经常性的发表相关的论文,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由于其擅于用具体案例来论证、说明自己的理论,脱离了一味的理论叙述,这就导致他的论文看起来格外的严谨并具有趣味性。
如今的京师大学堂正在不遗余力的展现出自己的影响力,印刷术以及手工印刷机的普及让出版成了一件非常简单地事情。
京师大学堂自己有自己的刊物,不仅仅是对内的,还对外发售,名叫《京师大讲堂》,这名字当然是张诺的恶趣味了,但这本创刊号就是百来页的杂志月刊,绝对对得起他的这个名字。
里面一半左右的内容是诙谐易懂的科普类文章,另一半就是各种专业论文了,而其中最受欢迎的作者,就是张诺和杜如晦了,不仅仅是因为声望的原因,还因为只有这两位才能把论文写得既通俗易懂却又不缺乏学术性。
而此时的杜如晦,就是在从专业的角度去判断,张诺的这些搞法会不会成功,成功以后的影响如何,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和老师们又将如何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浪潮当中获得足够多的好机会。
张诺固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雇主,但有的学生也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有些小家族的产业其实未尝就没有打动人心的地方,这些年下来,那么多的毕业生被人挖走,可不仅仅是因为人家闺女长得漂亮。
杜如晦作为一个合格且优秀的校长,自然要想办法平衡好学校、学生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共赢才是未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