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两种亲近制度,从根子上说明一个问题,天下的事,不是皇帝一个人就能处理完的,更不是皇帝自己能干得过来的。皇帝总揽,细化分工,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加的高效。
老爷子沉思半晌,咧嘴一笑,“你扯淡!”
说着,撇嘴道,“咱知道你的意思,你小子无非是想偷懒。可咱问你,这是谁家天下?”
“咱给你打个比方,乡下的土财主若不知道家里有多少地,多少牲口。收租子的时候,肯定被管事的唬弄,你信不信?”
“咱家的天下,咱家人做主!你今天让那些官儿,帮你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明天就会给他们更大的权力。”
“他们有了权力,就会蒙你!告诉你,天下的官都巴不得皇帝不理朝政,每天躲在宫里生孩子,什么事都他们做主!”
“权力!”老爷子忽然加重语气,“不可分与他人,尤其是官员臣子。给了他们权力,将来就要和他们妥协。权力放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即便是你一开始只是给他们些小权力,可你的儿孙呢?到时候,这些人无相名而有相权,便是皇帝也不能随意处置,甚至还要顾及三分!”
“官员们有了权力,就会有党争,会窝里斗!到时候,你当皇帝的什么都不用干,光忙活拉架了!”
老爷子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想想历史上大明中后期,练丹的嘉靖,不上朝的万历。虽然那百十年中,大明没出什么大事,甚至还打出了三大征这样的武功来。
可他们的治下,奸相,党政,财政枯竭都成了后来亡国的导火索。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嘉靖也好万里也罢,他们的不理事,也是被那些阁老们折腾得,甚至是是一种抗争。
尤其是万历皇帝,小时候他受张居正的教导,读书用功文采斐然,也曾想做个好皇帝。可长大后却发现,帝国的实际掌控者,却是他老师为首的一群阁老文臣。
大明后中期,皇帝一首在和阁老们代表的文官系统,不断的妥协让步。
“咱让你监国,就是让你抓权!”老爷子继续说道,“天下的官员,你看得上眼的就用,觉得烦的就打发走!”
“你将来要做个贤君仁君,可也必须要让官员们怕你,你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天下的主人!”
“咱废了中书省,内设六部,首接听命于皇帝。外设藩王,镇守边关大城。勋贵领军,自有文官看着他们。锦衣卫是天子耳目,跟不用怕有欺骗!”
“如此之下,国无奸相,无外戚妇人干政,内外一体。不说江山万年,可也经得起折腾!”
是喽,老爷子定下的这些,确实让大明的江山稳固异常。
想想后来,大明朝从土木堡之变开始,折腾了多少次,可始终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如此。
前世,朱允熥曾看过的一本书上说,明朝这样的统治结构,若不是有强大的外敌,根本无法从内部攻破。
假若后世,没有关外建州女真虎视眈眈,即便是李自成占了北京。他倒行逆施之下,不得人心。他也挡不住,大明半壁的反扑。
但,朱允熥想要的,不是这样,如老人一样会慢慢衰老的大明。
他要是,一个永远屹立世界之巅,保着华夏子民,躲过数百年浩劫的大明。
他不要后世子孙扼腕叹息先人祖辈的伟大,他要的是,子子孙孙永享华夏荣光!
“记住!”老爷子又在一边说道,“抓权!抓在你自己手里!决不能搞,与士大夫治天下那一套。这是你的天下,你就要做主!”
“天下谁都靠不住,只能靠你自己!咱当初要是只靠别人,就没今天!”
“大孙,你除了跳脱之外,还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心不够狠!”
“趁咱还在,还能扶持你些日子。抓权,心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