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指点江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的脑子是喜欢忽视和遗忘一些悲痛的事的,但却不是真的忘记。

    唐龙提起蒙古生活,提起蒙古西征,又提金国被灭,郭靖自然而然的想到,蒙古铁蹄迟早会大举南下,大宋最后免不了被灭下场。

    想到蒙古的残暴,以及自身的无能为力,郭靖悲痛万分,只能说“唯死而已”。

    不然呢?

    郭靖还能怎么做?

    纵观金庸小说,唐龙最喜欢的人物就是郭靖。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悌慎廉、勤正刚直勇,儒家思想里关于“修身”内容的20个大标准,他基本符合了。

    结合着现在是南宋,目前这么苛刻的儒家修身标准,放眼全球依然是属于进步思想,郭靖算是金庸小说里,儒家巅峰时期的代表性人物。

    而最后郭靖全家仅郭襄不在襄阳城,躲过了一劫,其余所有人守城而亡,足可称忠烈。

    如此侠之大者,唐龙又怎么会不喜欢呢?

    至于说儒家思想里愚昧的地方,那是朱熹改的“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属于搞官僚作风、奴化女性、树立人权不平等、禁锢人类思想自由,这些是需要去打倒的。

    有识之士这会儿其实已经能看出来,大宋估计熬不了多少年就要亡了,到时候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甚至不是受苦几年,而是许多代人都会苦。

    黄蓉说:“唐先生一直在找我们,必然不是问这几句话来消遣的,难道唐先生有良策以救大宋?”

    唐龙说:“没有,宋朝必亡。”

    “那?”

    “黄帮主博览群书,请问隋朝何以灭亡?”

    黄蓉呵的一笑:“隋炀帝杨广杀兄继位,修大运河,频繁发动战事,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以至于天下大乱,隋朝因此而亡。”

    唐龙笑了:“李世民也杀兄继位,他倒是没修大运河,只是那大运河沿用至今。李世民在贞观四年发动北方战事,战灭东图厥;贞观九年发动西北之战,荡平吐谷浑;贞观十年,李世民灭薛延陀;最后李世民同样三征高句丽。对比杨广,唐太宗怎么就成了一代明君,唐朝为何就得以稳定?”

    郭靖已经懵了,他还真没思考过,杨广和李世民居然有如此多的相似,但结局却完全不同。

    “因为唐太宗更能打!”黄蓉说。

    “这么说倒也不假。”唐龙顿了顿,说,“但为何唐太宗更能打呢?是因为唐太宗的将领更强,士兵更强吗?要知道从户籍人口等方面思考,隋炀帝比唐太宗更强。”

    不等黄蓉回话,唐龙又说:“这是因为隋朝得国不正。这得国正不正,看的是有没有顺应民意。隋得国时没遭受太多战火洗礼,门阀世家实力巨大。杨广发动战事,一来为了对付外敌,二来为了消磨门阀家族实力。门阀世家不愿意实力受损,自然阳奉阴违。对外战事打不好,内部又生乱,杨广所为,自然是灭亡之道。而到唐朝时,国内世家门阀实力几乎耗尽,没有内忧,李世民对外就用兵如神。内忧外患皆去,李唐也就强盛长久了。”

    黄蓉和郭靖怔住了,从没有人告诉他们,隋朝之所以短暂灭亡,唐朝之所以长久鼎盛,竟是因为这个!

    自然不会有,因为清代史学家孟森写《明史讲义》才说的:“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自始皇以来,得国正者,唯汉与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