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牧邑风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变成了南北流向。如此一来苏城便位于沁水河湾的内侧,河道也就成了保卫城池的一道天然屏障。由于苏城距离河岸比较近,苏国人还在沁水西岸筑起了一道土堤,同时又利用沁水来灌溉农田,因此西岸这一边随处可见的是一垅一垅翻整好的田地,以及散落四处的农舍。

    周考他们过了木桥来到沁水东岸之后,道路两旁尽是林地,而且人烟稀少,和西岸相比要显得荒凉得多。周考道:“火师大人,这沁水两岸都是适宜耕种的河川沃土,为何到了商国这一边反而没什么人了?”

    鬻熊笑着答道:“大公子,这里是大商的边境,离朝歌还有些远,附近也没有大的城邑,所以商人不大愿意搬到这里来居住。等到午后我们会经过牧邑,到了那边人就渐渐多起来了。”

    “为什么从牧邑开始人就多了?牧邑那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嗯,牧邑一带地势平坦,有大片的草场,是商人用来放牧牛马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在牧邑的东边有个渡口,叫做延津。那是大河之上距离朝歌最近的一个渡口,很多乘船前往朝歌的人会在延津下船,因此也令牧邑也变得愈加繁华。”

    一行人走了大半天之后,道旁的林木逐渐减少,往往走过一大片长草地才能见到稀稀拉拉的几棵乔木。周考他们在路边休息了一阵,等他们再度启程时,便完全离开了林地,进入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场中。这里的景象不免令周考感到有些眼熟,原来他的祖父周侯季历曾受商王册命,担任过“牧正”一职,在周原一带饲养马匹以贡奉商王。因此这牧邑周边的风景,与周原倒有几分相似之处。

    只是此时气候寒冷,草场上也没有多少正在放牧的牛马,令周考多少有些失望。倒是周发和婉姒两个坐在车上,一路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不知是不是因为临近朝歌,所以才令他们特别兴奋。一行人沿着大路向东直行,不知不觉间竟走到了大河岸边。原来大河在此处已转为了由南向北的流向,周考他们已经无法继续东进,只能是顺着河岸朝北走。

    大约又行出十余里后,周考见到大河的水面上停着数十艘船舶,很多船都跟莘城的“飞舻”差不多大小。除了几艘刚靠岸的船桅杆上挂着白帆,其余大多数船帆都已收合。

    鬻熊对周考说道:“这里便是延津渡口了,停靠的大都是从东夷诸国远道而来的海船。通常这些船到了延津就不再往上游走了,所以在太行山以西几乎是看不到这种大船的。”

    周考他们来到渡口,埠头的路旁停放着许多牛车。这些牛车的外型可说是千奇百怪,什么样式都有,最简陋的那种几乎就是在两个轮子上面安放了一块木板。周考道:“火师大人,这些牛车停在这里做什么?”

    “哦,是这么回事,在延津入港的船大部分是货船,而船上的货物一般都要运到朝歌去贩卖。所以牧邑当地的一些农户们聚集在此,专靠替人运送货物以维持生计。”

    周考信马由缰地从一辆辆牛车跟前经过,见到那些赶车的车夫个个都是无精打采,显然是在此等候了一天,却没接到什么活。有的人躺在车上打盹,有的人坐在河岸边望着水面发呆,也有人三五成群地蹲在一起,不知在说些什么。只有一辆牛车的旁边站着一对中年男女,带着两个小孩,正在与车夫说话。

    那男的看上去四十出头,个子很高,只是显得有些瘦削,他脚边放着两只木箱,箱子上面套着麻绳,分别系在一条竹担的两端。而那女子至少也有三十余岁——但看她容貌身段,仍是显得风韵犹存,在身上背着一个大网兜。他们身边的两个孩子手牵着手,似乎是一对兄妹:男孩的年纪大概与婉姒较为接近,背后背了一个包裹,而那女孩看来尚不满十岁,没有携带任何行李。周考从这几人的外表推测,他们应该是远道而来的一家人,大概是想租赁一辆牛车,正在与那车夫讲价。

    当周考走到近前时,果然听那男子对车夫说:“你明日一早在此等候,等到了朝歌再付清剩余的车费。”说完他给了车夫两枚海贝当作订金。那车夫满口答应,收了订金便赶着牛车离开了埠头。周考心想:原来他们也是去朝歌,和我们倒是一路,只是不知他们今晚在何处住宿?

    他往前走了一段,又回头看时,见那男子挑着箱子,带了妻儿走进了一幢大屋。这屋子从外观来看十分简陋,不像是达官显贵的居所,但是又比寻常庶民所居的茅屋大了许多。周考指着这间大屋问道:“火师大人,那里是个什么所在?”

    “大公子,那间屋子叫做逆旅,和馆驿一样都是供人临时歇宿的。只不过馆驿是由诸侯所建,一般只在都城内才有,而且只允许各国间往来的使节居住;而这逆旅大多由私人经营,是专给那些出门在外的庶民住的。”

    周考点点头,又问:“从这渡口到朝歌还有多远?明天能到得了吗?”

    鬻熊算了算路程,答道:“此处距朝歌还有大约八十余里,如果我们抓紧赶路的话,应该能在明日黄昏之前赶到朝歌。”

    周考道:“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我想不如就在这渡口一带宿营。在这里居住的人比较多,相对也安全一些。”

    鬻熊对此并无异议,便找了一片开阔地安营扎帐。这些事务都由鬻熊打理,并不需要周考插手,于是他便带着婉姒和周发在周围散步。三人沿着河岸一直走到埠头,这时又有十余艘大船入港,正在岸边卸货。那些货物都装在藤条编成的筐里,也看不出是什么,埠头上的劳力们不停地将那些藤筐往河岸上搬,这本来是件枯燥乏味的事,但是这三个半大孩子却看得乐而忘返。

    待到船上的货卸得差不多的时候,从船上又下来一大帮人。为首一人个头不高,其貌不扬,年纪少说也在三十五、六岁以上;但他身后跟着的护卫仆从竟有四、五十人之多,单看这派头架势,周考还以为是哪一方的诸侯到了。那些在牛车旁休息的车夫们,一见此人上岸,立刻都围拢上去,七嘴八舌地问道:

    “胶鬲老爷,要雇车吗?”

    “胶鬲老爷,今个有几船货要运?”

    那人称胶鬲的中年男子随手点了十几个车夫,让他们跟着自己手下前往埠头装货,其余未被选中的车夫则是满脸沮丧地散了开去。那胶鬲这才前呼后拥地朝着路边的逆旅走去,逆旅的掌柜早就在大门外候着,点头哈腰地对胶鬲说:“已经给您预留了一间上房,老爷里边请!”

    周考见胶鬲进了逆旅,不由对他的身份很是好奇。这时他旁边正好有几个无所事事的车夫在谈天,周考便过去请教道:“几位大哥,请问刚才那位胶鬲老爷是什么来历?”

    那几人见周考是个年轻后生,又面生得很,便没怎么搭理他。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车夫见周考腰间佩剑,知道他身份非同一般,这才对他说道:“公子,你大概是第一次到这延津渡来吧?这位胶鬲老爷在我们这里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他原是奄国鬲邑人,本名叫作胶,传闻中说他以前家境贫寒,在二十岁时都还只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谁也没想到,他来到延津之后,在短短十来年间便靠着贩卖鱼盐而富甲一方,以至于现在大家都已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他为胶鬲老爷。”

    周考听后暗暗咋舌,心道:这胶鬲竟能在十余年间便积累巨富,倒也是个了不起的奇人异士,只可惜我们周国不产鱼盐,不然倒要向他请教一下致富之道。

    周发和婉姒都只顾着看风景,却不像周考这般心事重重。三个人在河边闲逛了一阵,便返回了营帐。休息一夜之后,他们又继续向北进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