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RB崩盘始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今天是三更,回顾下RB的发展史: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到了1988年,RB外汇储备超过了900亿美元,居全球第一,1990年,RB国内资产总值约为20万亿美元。

    想象一下,一个岛国占全球的1/5,楼市和股市屡创新高,根据RB国土交通省和统计局的数据RB的工业,商业和住宅用地均从1983年开始飞涨。

    截止至1991年,主要城市工业和住宅用地价格指数翻了两倍多,商业用地上涨超过5倍,而东京圈土地价格指数,包含商业和住宅,在几年内翻了3倍,地产价格傲视全球。

    有一句话你们应该听过无数次了,当时如果将东京卖掉,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这种话真是听烦了,反正就是哪个经济体火热,它就要买下美国了。

    RB股市也从1983开始起飞,从1万多点涨到峰值接近4万点,整个市场翻了三倍。

    1989年底,RB股票总市值约4万亿美元,接近全球总市值的一半,当时的国际资本市场一半体量都在RB,。

    而就在1989年底近四万点的高空,经济学家纷纷站出来说RB必胜,传统经济理论已经对RB不适用了,RB正在创造新的经济规律。

    人类文明将被重写,所有提示风险的报道会被扣上不爱国的标签,全民看多,各路财经大仙儿开始忽悠4万点只是牛市的开始,RB要冲击6万点,大家已经无法冷静下来了,只有做多。

    手中的房产、股票每天都增值几万甚至几十万,个个都是带富翁,大家疯狂的购物、投资、纸醉金迷,开始买美国的不动产,一度导致洛杉矶市区47%的房产在RB人名下。

    对外国人在夏威夷公寓和酒店的投资统计,90%以上来自RB,买加拿大的森林,买澳洲铁矿,买奢侈品,甚至还爆出了奢侈品牌辱日的八卦。

    RB海外并购规模持续升级,除了1989年索尼买下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同年三菱以8.46亿美元买下洛克菲勒集团51%的股权,取得了洛克菲勒中的控制权。

    这个洛克菲勒中心可是美国政府认定的国家历史地标,当时各路美国媒体大肆渲染RB威胁论,说RB用资本武器发动了另一次珍珠港事件。

    一般这种涉及保护主义的并购基本都拉闸,但这笔交易真就在争论中落地了,此后,三菱又分批买了剩下的49%。

    当时的日资企业在全球进行了21笔500亿日元以上的并购,其中18笔并购的是美国公司

    总结一下,RB通过外向型出口工业和连续技术升级,在国际贸易市场披荆斩棘,积蓄了巨量财富,国内各个市场繁荣兴旺,连创新高,RB彻底由俭入奢并开始在全球撒币。

    由于民意的加持和不断恶化的国内经济,美国开始对RB动手,1983年对日摩托车征收45%的重税。

    1985年促使RB增加进口美国农产品,1987年对RB电视和电脑征收重税,1984年美国开始推动RB金融自由化。

    美国牵头RB、英国、法国和西德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后,各国开始抛美元,自家货币相对升值,日元开始升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