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清明节!
清明节,华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华夏陕西境内某县城。
“李家开始祭祖仪式了?”
“听说今年这可真是大场面,许多从这里出去的李氏族人都参与了这次祭祖,这李家真是人丁兴旺。看来过一会,还是要去看看热闹才是!”
“这李家年年都祭祖,你还看不够吗?再者说现在这个社会可不是人多就有用的年代喽~”
两人边走边聊,声音渐渐远去。
……
李氏祠堂。
“李氏族人跪!”
随着司仪的一声呐喊,祠堂外人群按照族谱长幼次序站的整整齐齐,一排挨着一排数以百计的李氏族人呼啦啦跪倒在地。
这群人当中有的衣着光鲜有的衣着朴素,但唯一相同的是这群人的衣着都极为干净,哪怕衣服看着已经极为破旧。而且这些人当中全部皆为男性,没有一个女性处在其中。
这不是什么歧视女性,而是大家似乎都已经默认的规矩,所有李氏族人都在默默地遵守它,从未有人当着面提出任何质疑。
至于私下是否有人质疑过就不是外人所能知道的了!
身为李氏一族的李宽也处在人群当中,而且还站在相当靠前的位置上。
李宽记得他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自己父亲,但当时年龄极小,父亲几句话就给搪塞了过去。
再后来每年参加继续活动从来没有见到过女性出现在跪拜的人群中,慢慢的李宽也不再追问这件事,就好像在潜移默化中理所当然了一样。
有人说这肯定是因为女人没有什么地位所以才不许女人参加祭祖活动。
事实还真不是这样,李氏一族中有些女性在社会中的权利和地位甚至比男人高的多,可依旧没有出现在祭祖的人群当中。
就像最前方一排当中站在最中央掌管着族谱,李宽应该叫大爷爷的老爷子。
大爷爷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这座县城一所中学的教师,同时也负责赡养老爷子。
至于二女儿就有些厉害了,南方一个发达城市中的一市之长,绝对称得上是位高权重。
这样的身份地位,依旧和老爷子的大女儿一样远远的站在一旁,恭恭敬敬的弯腰行礼!
李氏祭祖在这座县城属于比较大的事情了,所以观礼的人相应的就比较多。
而最受瞩目的应当就是深处前排而又显得极为年轻的李宽了。
如果说祭祖活动中有比李宽年轻的人吗?
答案是有,但大多都在最后几排!
像李宽这样二十七八左右的年纪就出现在如此靠前的位置上就极为少见。
如果让李宽自己选择的话,他宁愿这辈子都处在后面几排的人群中。
李宽的爷爷有一个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也就是如今辈分最高而又掌管着族谱的大爷爷。
李宽则和其父亲一样都是家中独子。
而李宽之所以能够站在如此靠前的位置,还是因为父母的一场车祸。
李父是一个不算成功的商人,在这座偏远的小城市中,开了一家书店。
最初几年还好一些,本就是大家族的李家在这座小城市当中关系网还是过硬的,凭借着手中的关系而且还是这座县城独一份书店,自然赚的盆满钵满。
可其他人见到书店赚钱之后,同样开起了书店,并且一开就是三家。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父当然心有不甘,思前想后最终咬着牙齿又开了一家书店。
多了一家书店要操心的事情自然就多了许多,李母不忍看着李父这么辛苦,主动辞了医生的工作来帮助李父一起打理书店。
对方手中有钱,而且官面上的关系还比李父强硬,慢慢的大部分的生意就让外人抢了去。
本就不大的城市如何能容得下这么多书店,所以李父开着的两家书店就变成了一家。
仅剩的一家也是靠李氏家族内的族人照应着才不至于关门大吉,虽然赚的不如以前多,但终究还是赚钱的。
而这仅剩的一个书店,也成了李宽家唯一的一个产业,直至如今。
对于这些事情,李父也不因当时李宽年龄小而瞒着李宽,反而每每喝醉酒之后,就叮嘱李宽要记得族人的好,家族兄弟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打断了骨头连着筋之类的一些话。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