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课是诗文,教诗文的是李夫子。
李夫子比较年轻,三十多岁,是林姨娘的远亲。林家早年是书香门第,所以亲戚都是有些墨水的。
李夫子是林姨娘给老夫人推荐过来的,她对孟家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对受老夫人喜欢的林氏的两个女儿也比较关注。
恰好,诗文是孟芳邻的弱项,她从来都不喜欢那些小儿女的诗歌。不过对于之前有些文人作的边塞诗歌,豪气干云的风格,她倒是挺喜欢的。
背几首还行,自己创作就完蛋了。
好在现在的年纪,只用学习一些《千字文》《三字经》,然后再学“女四书”和《烈女传》之类的,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够学习的诗文史论,则是孟家给予女儿家最大的宽容。
果然,同样被叫起来让夫子检视,却被夫子不咸不淡的批了一遍。
“想来孟阁老政务繁忙,对六姑娘的教养略松懈了,六姑娘的诗文有些薄弱。”
孟妩幸灾乐祸地看着她,她懒得跟她们逼逼叨叨的,也没搭言。
上午的课就这样慢慢悠悠的过去了,下学之后,大家都回到自己的院子去食饭。
小憩片刻,下午的课是散课,哪些人选了课,夫子们排好课程顺序,告知每个人,然后个人自己安排时间去就好。
未时三刻开始上课,只不过人数就不定了。
孟芳邻今日第一天上学,下午便定时就去。
到了女学,发现竟然都到了。
夫子也有些惊讶,毕竟下午第一堂课是书画,两个夫子教。学习书法的是二房的孟芳薇和孟妤,学习丹青的是孟婉。第二堂课是乐舞,孟妩和孟芳莹学舞,孟芳菲学琴。隔一天的第一堂课学习茶艺和棋艺,第二堂课学习女工、花艺和厨艺。
隔一天的这些内容几乎大家都会来上,世家女子,不求精通,只求涉猎全面,以全了自己见识广博,贤淑持家的美名。
有一样精通的,其他也都会的,比样样精通更容易实现,面子上也更好看。
但是这一日,第一节课不上课的孟妩、孟芳菲和孟芳莹都来了。
孟芳薇略一想就知道,她们想知道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孟家嫡小姐,想选择什么才艺从小去培养。
其实,她也想知道,自己这位从小就幸运的六妹妹,会选择什么呢?
结果,竟让她们大吃一惊。
六妹妹不愧是六妹妹,这些才艺一个都不肯学,就要学习武艺。
是武,不是舞。
孟家女儿,还没有学武的,连个武师傅还没找全呢!
孟芳邻一听,觉得自己老娘太不靠谱了,这都多少天了,还没整利索。
略微一想,男孩子那边正在学习骑射,就也去了族学那边。
孟家族学与一般文人的族学不一样。
不是只教育弟子学习学问,君子六艺都要学,每日早晨甚至要打完一套功夫再去上族学。
所以,孟家很少出现少年天才,青年夭折的现象,但是一旦下场考试,成绩都不错。
在于孟家这种读书不紧不慢的节奏感,不会让人产生焦虑,还开拓了眼界。
孟芳邻要去孟家的骑射场,孟妩一听,那还得了,一定也要跟着去。孟芳菲和孟芳莹也不甘示弱,就跟着一起去了。
几个姑娘一起走,身边还跟着随身伺候的丫鬟,结果一大堆人浩浩荡荡的走向骑射场。
骑射场的男孩子们看到女孩子来了,都有些诧异。
甚至有两个别家借读的男孩子眼里流露出讽刺的神情。
以前孟家的女孩子们可不会来族学这边,昨天太子殿下刚来,这就贴上来,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素以“会读书”而著称的孟家人,也会有这种作为,真是可笑!
孟芳邻没有理会这些人的眼光,只朝着自己嫡亲大哥过去。
孟泽林是太子殿下的伴读,所以跟在太子的身边。孟泽州是大房的庶子,他想跟着孟泽林,可是又怕被人说是巴结太子殿下。
因此,他只不远不近的跟着孟泽林,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孟芳邻过去的时候,二房的嫡子孟泽桦也在。
孟泽桦是个活泼的性子,看到孟芳邻来就主动上前打了招呼。
“六妹妹,今儿个吹了什么风,竟然把你吹来了,每天这时候不是在星河院睡大觉呢吗?”他笑嘻嘻地招呼。
还没等孟芳邻回到,孟芳莹就开了口:“二哥哥,你可不知道,六妹妹这是来女学读书了,以前都没来,现在来了,也不知道是吹了什么风。”
孟芳莹话语中的讽刺意味太过明显,在场的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什么原因。有些借读的人眼神中更是流露出了不屑和嘲讽,孟家隔房在族学念书的子弟也有些不满,觉得孟芳邻给孟家丢脸。
孟泽林皱了眉头,有些生气孟芳莹这样说自己的妹妹。
他的妹妹,他自己再清楚不过,她才不是攀龙附凤的人。
可是他嘴笨拙舌,不知该如何替妹妹辩解。
正皱眉思索间,旁边的一个有些细弱的声音响起:“六妹妹想学的东西怕是祖父已经教不了了,所以才赶紧来女学,不然耽误妹妹成才大业。”
是孟泽州,他那天给元氏请安的时候,听到了孟芳邻想学武功的事情。
孟泽林一愣,随即对他投去感激的一眼。
孟芳邻也有些吃惊,这个素来有些胆小懦弱的三哥哥竟然会给自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