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午九点的钟声准时响起,新一天的讨论会再次拉开帷幕,学者们陆续归座。
“去吧,海因里希。”索墨菲尔德拍拍卢格安的肩膀:“去创造属于你的历史!”
卢格安微笑着点点头。
这次学术研讨会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种#马拉松般的超长研讨会,哪怕是卢格安两世为人,也是第一次经历。
但即使如此,卢格安却没有感到任何疲惫。
索墨菲尔德教授说的没错。他是在创造历史,一段名叫“卢格安·海因里希”的辉煌历史!
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卢格安整了整西服,迈着自信的步伐,缓步走向舞台。
经过了一个月时间的磨合,不论是从开始就在的,还是后来的学者,都对这个年轻英俊的德国青年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他们是否认同卢格安的理论,但不能否定的是:卢格安那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面对数千人都不怯场的气度,温文尔雅的演讲风格……这些让这些物理学家们不敢小觑这个年轻人。
甚至下意识的,人们渐渐不再以一个看待年轻人的角度看待卢格安,而是好像面对一个等同于爱因斯坦,普朗克似的大学者时的态度。
所谓的“学术权威”就是这样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咳咳。”卢格安清了清嗓子,脸上挂着“海因里希招牌式”的微笑:“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不断研讨,我想关于波动力学的内容已经不需要我过多赘述。而我们也是时候进入下一个课题……”
话音刚落,剧院内顿时出现了纷纷杂杂的小声议论声。
“嗯?这就结束了?那个什么劳什子波动力学我还没弄懂呢!”
“虽然这么说有点丢人,但我也没弄懂……”
“够了啊,你们。这是学术讨论会,不是海因里希的讲座,没有人应该对你们负责。既然没弄懂就要自己去学,而不是等着海因里希先生去教!”
听到最后这位权威学者的喝斥,那些埋怨自己没学会的学者不由得羞愧地低下了头。
确实,卢格安的演讲很有特色。
那种事无巨细的讲解,好像生怕他们学不会一样。这就给了这些人一种好像大学课堂般的错觉。
学生没学会,不应该让老师解释清楚,直到学生们都学会了吗?
不少人心里抱着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就像之前那位权威学者所说的那样,这是学术报告会,不是卢格安的专题讲座。
举个例子,事实上一个月前朗道教授的报告,在场至少四分之三的人都没听懂;而卢格安愿意拿出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为他们答疑解惑,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至于你没听懂?
那没办法,只能怪你自己没有认真学吧。
剧场内嘈杂的议论声很快自发地被压下去。这就是“学术权威”所带来的光环效应。卢格安,已经不再是一个月前那个初出茅庐,没有人在意的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