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的青春
前言
我的上一部小说——《伙伴》,是以我的家乡——樊学,一个黄土高原上偏远的山区小镇为背景创作的,也真实的还原了我的童年时代。时隔一年之后,我再度提笔,这次,是以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张崾崄为背景,描述了我真实的生活、工作经历,辐射周边的风土人情。这是一个同樊学相邻,同样落后、偏僻的北方小镇,在那里,我曾经工作了两年,期间所见所闻了很多事情,也是我青春岁月里最迷惘的一段时间。
感谢张崾崄,收留了我这个四处流浪的儿女,使我有了短暂的休憩,为我的再次远航做了充足的准备。
在这段时间,我思考了很多,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我的人生之路该怎么去走,否则,我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命运,一定会同当地的很多姑娘一样,早早成婚,被家庭所困,也就没有了我后来继续求学的经历,并愿为此奉献一生的艺术追求。如果没有张崾崄的这段经历,今天的我一定生活得很空虚,即使在物质上是富有的,但我的精神世界一定十分苍白。
虽然今天的我,物质上并不富有,事业上也毫无建树,但我一直行进在艺术追求的路上,我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在这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时代,即使看不到月亮,我也为自己守住了一方心灵的净土,用半生清贫,去坚守一份情怀,使我在纷繁芜杂事务中,依然会去欣赏迎春花的绽放。
感谢张崾崄,两年的历程,虽然很短,却使我终生难忘,使我青春期不可磨灭的记忆,正是这段时间的积淀,成就了这部小说。
我要说明一点,这部小说,也可以说是散文集,因为它有小说的故事性,也有散文的随意性。这里面的故事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但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文中所有的人物都移宫换羽,更名改姓,事还是当时的事,但人已不是那个人。
其实,我更想用真名实姓来写这部小说,但是,我已离开张崾崄多年,当年的那些人,多数也离开此地,加之文中涉及人物众多,寻找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耗时耗力,还未必能找到,即使找到了,我该给他们说什么呢?我是一个毫无名气的写作者,又怎么能向他们解释得清楚呢?即使解释得清楚,他们会同意吗?这些都是未知数,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样作,很没有必要,因为这只是一部小说,不是报告文学。一方面,我不想兴师动众,一部普普通通的小说,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再则,适当的变动,并不影响作品的原汁原味,或许,还能更加顺畅的面世,在这个法治已深入人心的时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想招致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如果通过这部小说,使得张崾崄——这个地处北方的偏远小镇,黄土高原上的一方净土,能为更多的人所知,那将是我一个普通儿女对家乡最大的回馈,为此,我会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