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双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只在乎成败。

    ……

    司马光入京,引发的涟漪,在整个汴京内外,震荡不休。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市易务、提举汴河堤岸司、杂买处等新法实施的官衙。

    而,汴京城里的聪明人,则都瞪大了眼睛,观察着局势的发展。

    很多人都敏锐的察觉到了,又一场新的洗牌,近在眼前。

    就像熙宁变法一样,这一次,只要勇敢的踩中时代的浪潮。

    那么,就又将涌现出一批弄潮儿。

    而胆子大的人,已经开始出手。

    在见到了司马光,受两宫和天子慰劳之后。翌日一早,一封奏疏,就被送到了通见司的官署。

    通见司的人,在看了一遍奏疏内容,和奏疏的署名后,不敢怠慢,立刻送到了两宫面前。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看完奏疏,大喜不已。

    向太后甚至拿着那封奏疏,拿到了赵煦面前,给赵煦看。

    赵煦看完奏疏,心中就已经笑了起来。

    不过,他表面上依旧还是很平静的。

    平静的就像是一个拿着鱼竿,坐在河岸边垂钓的钓鱼人。

    众所周知,钓鱼人除了鱼,不管什么东西,都可能钓起来。

    赵煦也是一样。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昨日随手写了一张字帖,就能钓出这么大的一条鱼。

    而且,鱼是主动咬钩的!

    赵煦保证,他甚至连提杆的动作都没有做,这条鱼儿就自己甩着尾巴,往赵煦的鱼护里跳了。

    “真是一条好鱼!”赵煦在心中说着。

    他看着奏疏上署名的名字:户部侍郎臣李定。

    一个新法干将,甚至是王安石的门生出身!

    当初,王安石为了保他,可是得罪了一大票人。

    但是,现在当新法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候,就是这个当年王安石力保的门生,对着新法刺出了致命的一剑!

    不过,这和赵煦有什么关系?

    鱼儿是自己咬的钩,也是自己非要往赵煦的鱼护里跳。

    ……

    这个上午,在福宁殿中,向太后拿着奏疏,细心的,一句一句的教着赵煦。

    自然,这是赵煦的表演的结果。

    他故意装作不懂,也故意问一些属于孩子的问题。

    向太后耐心很好,当然,这也和赵煦给的反馈总是很及时有关。

    不管什么事情,向太后只要一教,赵煦‘稍加琢磨’,最多多问一次,就可以理解。

    于是,虽然向太后是一句句教的。

    但她一点也不感觉累。

    恰恰相反,向太后的成就感十足!内心的骄傲,更是难以言表!

    “六哥懂了没有?”向太后放下奏疏问着。

    “儿大体明白了!”

    “那六哥给母后说说看,这奏疏上讲的是什么事情?”向太后忍着激动问道。

    “儿大概知道,此奏疏所言,乃是京东西路一个叫吴居厚的官员,在当地推行一个叫保马法的事情的时候,似乎做了不少错事,让百姓受了苦,所以,上书之人请求母后和太母,派人去调查当地的情况……”赵煦说着,然后就看着向太后的眼睛,问道:“母后,儿说的可对?”

    “我儿必可为圣天子!”向太后骄傲的抱住赵煦。

    八岁的六哥,居然在她的教导下,读懂一本大臣上书的内容。

    而且,这些内容还是和国事、政事直接相关的!

    当然,向太后为了确定,赵煦是真的了解这奏疏上所讲的事情,便问道:“六哥给母后说说,什么是保马法?这个吴居厚又做了什么?”

    赵煦稍作思考,便用着稚嫩的童音,照着向太后教他的保马法的内容,认真的复述了一遍。

    然后又完整背诵了,向太后告诉他的,吴居厚在京东西路做过的种种事情。

    最后,他看着向太后:“母后,儿可说错了?”

    向太后的眼睛,都要生花了。

    她握住赵煦的手,对赵煦道:“走,六哥,母后带你去见太母,这个好消息必须告诉太母!”

    是的。

    六哥虽然年纪小,但非常聪明的事情,朝野上下都知道了。

    但是,向太后不允许没有人知道,官家在她的教育和教导下,读懂了大臣上书言及国事的事情!

    所以,向太后不止要去告诉太皇太后。

    还要去告诉朝臣。

    甚至,在下一次祭奠大行皇帝的典礼上,她要在大行皇帝梓宫之前,上禀大行皇帝神灵。

    这不仅仅是为了炫耀。

    也是为了告诉天下人——官家圣哲聪俊!

    从而,堵死将来六哥长大后,保慈宫却不愿意归政的可能!

    向太后记得很清楚的,在闺阁时,父兄教过她国朝故事,重点教了章献明肃时的种种。

    而章献明肃,未能及时归政仁庙,险些铸成刘氏一族族灭的下场,让向太后记忆犹新。

    如今,她与六哥,母子情谊深厚。

    六哥将来长大了,绝不会亏待她向家。

    哪怕是她百年后,向氏一族,也依旧会得到六哥器重和厚爱。

    就像仁庙时的保庆杨太后的杨家。

    当初杨家的富贵恩宠,可谓冠绝天下!

    错非仁庙无子,否则此刻,杨家依旧是国朝数一数二的外戚大族!

    足可与国同休!

    想到这里,向太后心里的心思就又多了一分。

    她想起了,当初慈圣光献养太皇太后于禁中的故事。

    也想起了,章献明肃养的那些养女。

    太后、太母为天子,遴选贤淑贞惠之女于禁中,从小教其宫中之事。

    本就是太后、太母的事情。

    尤其是,考虑到大宋历代天子,子嗣艰难的往事。

    向太后就知道,这个事情必须提上日程来。

    等到大行皇帝丧期过后,可以让曹家、高家,都选些女儿入宫来。

    如此想着,向太后就带着赵煦,出了福宁殿,在御龙直的簇拥和保护下,一路呼应,往保慈宫而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