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所长大口喝了一下茶水,又觉得有些失礼,从办公桌的右边拉出来一个小型木盒,里面摆着小点心,单手拎出来摆在茶几上。
“来,青峰老弟尝一尝,是稻香村的味。”
各色果脯,糕点,驴打滚一应俱全,色香味都不错。
“王所长好兴致啊,有品位咧。”
詹台青峰拿了一个秋梨脯,嗯,还是小时候的味道,这手艺,地道。
“怎么样,不错吧,还是我们小时候那个味道。我在这周边转了大半辈子,也就遇到一两家还能做出这个味道来,下次给你整点儿?!”
王所长满脸堆着笑,看着脸色缓和不少的詹台青峰。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谢谢王所长了。哦对了,南车北煤,难道说的是南方的电动车管理,北方的散煤买卖?”
王所长竖起大拇指,朝着詹台青峰遥遥一点,呵呵一笑。
这倒是关系到民生的基本问题。下面制定了各种官方标准的售卖煤,老百姓都不愿意买。真的是让人费解,散煤不卫生,容易中毒,而且价格高;官方的便宜,符合标准,无人问津。
倒是和古代朝廷盐铁专营,老百姓生计步履维艰有些类似。
可是,现在是什么社会,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老太太就是买了散装煤,多少斤?”
詹台青峰转过身来,有些无奈的看着王所长。
这种问题,几乎收入不高的农村家家户户都会遇到。
不是煤,就是木柴,或者改造的天然气,或者是电费,在南方就是普通民工代步用的电动车,头盔,或者出租屋等便利于民众生活的东西,要是规模巨大,动辄可以获得大笔利润,就有人蠢蠢欲动。
这样,就容易产生矛盾,损坏威信和口碑。
“买了多少?怎么就要买散煤呢?”
“也不多,一千斤左右,大概一个冬天绰绰有余。为什么买,谁不想买?散煤贵,但是散煤一斤抵得上官煤两斤的热量,你说,买不买?”
王所长狼吞虎咽的吃了不少点心,一整个上午在外面和老百姓聊天,赶回所里,就遇到了詹台青峰,早已经过了饭点。
“哎呀,看我这个猪脑子,王所长还没有吃午饭吧,我去给你拿点能吃的来,这边有微波炉吧?”
詹台青峰说着,站起来朝着外面做笔录的大厅走去。
还有大半只烤鸭没有动,螃蟹和扇贝粉丝也有不少。
拿一些应该问题不大。
“雨桐姐,我拿一些进去吃,有没有?”
雨桐姐白了一眼詹台青峰,没好气的把一盒菜心,一个凉拌海带,还有半只烤鸭递了过来。
这家伙,一直忘事落魂的,吃个饭都不记得饭点。
这边做笔录的警察也有意的安排黄飞熊他们一家提前做完,又嘱咐了两句,将老太太送回家去。
这么大年纪,要是在派出所有个三长两短,那就有理说不清楚了。
王所长回来一看,额头上全是汗,心里直打鼓。
城管这帮孙子,真的是越是年关越是忙,就越是各处捣乱冲业绩。
好好过个年不行?
王所长更担心的是,这好几年,一直通过各种关系要动宅子的势力,最近是不是要有动作。
要是真在这些天搞出事情来,自己这个春节就算是泡汤了。
女儿回来,自己大概率也没有办法陪了。
想起这些,就有些糟心。
“青峰啊,这家人是我这一亩三分地里很有名的钉子户,是真的钉子。当年老爷子走了,留下来一箱子的军功章,你应该是清楚的吧?你大概不知道,老爷子为什么拿了那么多军功章吧,说的英雄一些,是保家卫国,说的具体一些,就是为了他黄家数百人头和现在这一大片宅基地。”
王所长目光看向人大招待所的地方,本来,这个招待所是给了教育局,而且教育局也批给了一所学校。
后来不知道是什么人走漏了风声,说要在这里建一所全封闭式的东瀛学校,就遭到了黄家,詹台家,孙家等五六家的激烈反对。
这件事从地方爆发,甚至牵扯到军中,传导给了中央。
中央当时有领导出面协调,承诺不在黄家祖宅边建全封闭的东瀛学校,才算告一段落。
“后来,你知道学校建在哪里?”
王所长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看着詹台青峰。
“韩家的四元桥老宅,小鬼子的学校,不准中国人出入。”
詹台青峰放下手中的鸭骨,眉头有些皱的难受。
现在的韩家,已经跻身一流大家族,而且和温家,李家都有姻亲关系,许多出口贸易赚的盆满钵满,红极一时,风头无二。
想起来,这几年发展确实有些疯狂。
而且韩家在教育,媒体和出版社本来家底就比较厚,许多事情真的是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这几年甚至能做到裹挟民意而为所欲为。
“这倒是有点意思,我们家最近闹鬼,看来也要请个法师治一治了。”
詹台青峰和王所长都是老狐狸了,所以话不用说的太过明白。
一旦去翻旧账,说的都是陈年往事,陈谷自乱芝麻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