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村里好几户人家不让孩子来上学,原因就是不愿意交粮,那几家父母态度很强硬,我上门做过好几次家访,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他们怎么说都不肯答应。”
李少安听得眉头紧皱,深知教育的重要,尤其在这大山沟里,想要走出去最好的途径就是接受教育。
张师德无奈道:“眼看那几个孩子要辍学在家,可怜的很,我实在不忍心,便答应从此上学不用再交粮,一切由学校负担。”
说是学校负担,其实还不就是张师德一人负担,张师德只是一个民办老师,工资低得可怜,每月只有二十块。教育局每年下拨给这个乡村小学的教育资金更是少之又少,全年也就不到一百块。
可想而知,以张师德所有的收入加起来,想要负担二三十个小孩子的吃喝是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李少安走在张师德的斜后方,一路慢慢跟随,看着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为他那份崇高的师德所感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那一刻,李少安突然觉得张师德微微有些佝偻的背影是那么的高大,那双肩膀之上承载的是这所乡间小学无数孩子的未来。
李少安卑躬地向张师德深深地鞠躬,在他的前面,自己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张师德连忙扶起李少安,内疚道:“我也是没有办法了,买不起新鲜大米,这才只能买更便宜的陈米,实在是对不住孩子们。”
作为张师德的学生,又是铁山湾的村民,带着一腔热血回到这片故土,李少安只觉得如果连这些孩子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又谈何带领小山村走向富裕。
张师德师德高尚,大爱无私,能做到如此地步,他李少安虽不及张师德这般崇高,但也绝对不会对此事袖手旁观。
“张校长,我向你承诺,等我稻田的水稻丰收之后,一定向学校捐赠三百斤新鲜大米。”
“少安,你……我代表全校的学生谢谢你了。”
张师德老眼湿润,眼眶倏地胀红,几滴混浊的老泪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下,发至内心地向李少安鞠躬致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师德的内心是高兴的,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成人成材,而李少安无疑是他这辈子所教的学生中让他最骄傲的一个。
“不敢当,不敢当!”
李少安赶紧扶起张师德,自惭形秽道:“与您比起来,我所做的不值一提。”
突然想起来自己的蘑菇现在正值丰收,李少安又说道:“张校长,我看孩子们除了白菜萝卜也没有其他菜吃,从明天起,我每天给你送些新鲜的蘑菇,这样一来也能让孩子们换换口味。”
张师德又一次向李少安鞠躬,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向李少安表达谢意,对于李少安的帮助他并没有推辞。
张师德的状况早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只能靠着不断向村里借款来维持学校的运转,李少安的慷慨相助,对现在的张师德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这世间锦上添花的人太多,而真正能够雪中送炭的人却太少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