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道:“将军何不遣子行此事?”
——为刘病已暗中筹谋,又通过暗示试探也告知,这种明显的加惠难道不应该让霍禹去做吗?
——让新君记住……
“禹?”霍光的神色顿时一凝,随后轻叹一声,苦笑着摇头,却没有再说什么。
张安世知道霍禹的才干、品性都不算极佳,但是,毕竟那是霍光唯一的儿子,之前也从未往这方面想过,这会儿倒是惊讶了:“大将军……”
——霍光这完全是不指望霍禹的姿态了!
——难道霍光根本不指望霍禹继承他的权位?
张安世惊疑不已,但是,即使他与霍光如今已是共同进退的亲密关系,在这件事情上,张安世也没有任何身份发表意见,因此,他很明智地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反而把话题转回了之前所议的事情上。
“上所为甚狂,大将军以为如何?”张安世仍然不放心刘贺。
——无论如何,如今君臣名份已定,废立就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因此,尽管明白霍光当时如此选择的原因,张安世仍然觉得这并非万全之策。
——若是张安世来做决定,必然不会如何决定。
——反正是让那位皇曾孙登基,还不如借用大行皇帝遗诏的名义,直接立刘病已,连理由都是现成——武帝嫡裔,且自幼养视于掖庭。
——可惜,霍光不愿意!
——只要稍有差池,他们死不足惜,更重要的是他们要背负上大逆的罪名!
——哪怕成功了,他们也不得不承受新君的戒备!
——只可惜,霍光不在乎!
……
——不在乎……
张安世不禁一惊。他本就心思机敏,只是从未往此事上多想,但是,只要把霍光的种种行为放在一起,根本不必多想,对霍光的心思就一目了然了。他不由地屏息了。
——也许……狂的不是刘贺……
“……子孺?”霍光本来正要回答张安世的问题,也算是商议接下来的计划。只是,他刚要开口,就见张安世神色数变,明显是出神了,霍光不由讶然,随即失笑,摇头轻唤张安世的字。
“大将军。”张安世立刻回神,低头应答。
霍光并没有与张安世计较的意思,轻笑着道:“我唯恐上言行谨慎。”
霍光的目的很明确,因此,无论刘贺行事如何张狂无度,他都无所谓。
——事实上,无论是谁,都永远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只要刘贺有作为,就不怕挑不出错来。
霍光最怕的是刘贺兢兢业业,垂拱而治。
——总不能说继承昌邑王爵位十三年的刘贺血统不正吧……
——幸好,刘贺还真不是那样谨慎的人。
——即使昌邑诸臣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诫,刘贺仍然不愿意委屈自己。
——也是,过去十三年,他也不是多么循规蹈矩的王,如今,身为天子,又如何能不想随心所欲呢?
——尤其是昌邑官属已经陆续抵京了……
张安世并不似霍光一样乐观:“大将军,上若尽易宫禁之官……”
——只是据他所知,刘贺就不止一次跟昌邑诸臣许诺过公卿以及中官之位了。
——毕竟也是自小就由于师傅教养的王子,又做了十三年的诸侯王,刘贺再喜欢玩乐,对官制、政务也并非完全陌生。
霍光挑眉,随即冷笑:“自是更好。”
张安世不由皱眉。
“总要忍无可忍才好。”霍光轻声道。
张安世抬手揉了揉眉心,终是忍不住问霍光:“大将军欲尽承恶名?”
——霍光这是要将错全推到刘贺身上,又何尝不是将所有的责任都担到了自己身上?
——这样的权臣名声……对为人臣者……从来不是好事!
——自然也就只能是恶名!
霍光一怔,刚要回答,就听殿外传来杜延年明显焦急的声音:“大将军,臣有急务须奏。”
霍光与张安世都是一惊,竟同时按几而起,直接走到殿外。
杜延年就在殿门外,见霍光出来,也不多说,直接长跪,双手奏上一块牍板。
——尺一板!
霍光与张安世一眼就认出那是天子诏书才能的牍板,两人心中再次猛然一惊。霍光伸手抓过牍板,凝神细看。
张安世没有凑过去,而是看向正在起身的杜延年。周围都是霍光的亲信,杜延年也没有避讳,低声道:“上诏,易节上黃旄以赤。”
张安世顿时觉得心跳停了一下,连忙看向霍光,却见霍光抬手就将那块尺一板掷出。
“狂悖!”霍光冷冷地吐出两个字,声音并不高,张安世与杜延年却不由颤栗,立刻肃手低头,不敢多动一下,其它人更是跪了一地,没有一个人敢应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