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了战场残局后,重山下令就地沿河扎营,尚未提回朝一事。
待众人安顿下来,重山得知景钰和清华原是兄妹,好好将他谢了一番。景钰见他对清华情深,甚至肯为了清华保下敌军的血脉,对重山也多了些敬佩,看着他和善多了。
双儿自出生,还未喝过一口奶水,幸而从城中请的奶娘很快便到了,没太饿着。
她自是不懂自己刚刚失去了爹娘,吃饱喝足了便香香甜甜地睡去,甚至连眼睛也不曾睁开过,只是不时拿小脑袋蹭蹭清华的衣裳,清华恨不得把她捧在手心里,只是她一想到萧虞,便忍不住流泪。
重山坐在她身边,安慰道,“我已命人将魏王和魏王后的尸体处理好,准备运回豫州,着人厚葬。他们的女儿,我也不会亏待她的,你想留下亲自抚养也好,我都答应。”
清华点头,愧疚道,“对不起,我错怪你了。”
重山摇头,道,“不要紧,我知道你难过,难免心急。”
清华趁机弱弱问道,“那你打算,如何处置慕椋他们?”
据她所知,慕椋,清愁,还有破晓,皆被扣押起来,等候发落。
重山坦白道,“只要他们肯归顺,我愿任以高官。你觉得如何?”
清华便道,“只怕,慕椋不会答应。”
重山便道,“这事也不急,你知我不会为难他们便好,毕竟,他们也曾有恩于我。便是不愿追随我,我也当为他们寻个好去处。”
清华由衷道谢。
重山深深叹了一口气,“不要谢我,我只求你,不要动不动就消失了,我都不知道去哪儿找你,留我一个人活着,索然无趣。”
“清华,回来好不好?”重山的姿态仍是这么低,几乎是在向她祈求。
清华叹息道,“我们相识这些年,互有提携和亏欠,但总归是我欠你多一些,你不与我计较,我心里一直感激。”
她主动靠在了重山的肩上,“重山,我们好好的,不要再分分合合,我们一起相伴到老,可以吗?”
“这是我的真心话。”
重山连连点头,喜极而泣,紧紧拥住清华。
“我再也不会放你走了!”重山道。
清华在他怀里,露出释怀的笑容。
历经这么多磨难,她终于明白,获得平静的方式不是逃避,而是坦然的接受。这一刻,她和重山,完全拥有了彼此的真心,她从未对自己的感情如此坦诚过,只因过去这些年,她一直有多保留。心里有个地方,是自己不敢直视,却又舍不得放下的。
“总有一天,你会娶别人,也会有人来娶我。”
她和良生终究不是属于彼此的,清华闭上了双眼,安然地回想着过去种种,决定不再与自己为敌。
恰好从营外经过,阿礼瞧见了这一幕,他明知不该逗留,却还是偷偷地站了许久,注视着清华的背影。半晌,他方朝天空吐了一口气,嘴角挂着无奈的一丝苦笑,刚准备离开,转头便看见子明朝他走了过来。
子明上前问道,“将军也来找大王?”
阿礼摇头,便问子明,“你脸色不对,出什么事了?”
子明便使了个眼色,压低了嗓音,神神秘秘道,“齐王那边,来消息了。”
阿礼一听齐王,瞬间严肃起来,道,“怎么说?”
子明叹气道,“蓟州没了。”
阿礼并不感到惊讶,深沉道,“燕国不是楚珩的对手,更何况,他还与赵国联手。只可惜,燕王他们诚意归降,却生生被他搅了。”
“事不宜迟,应即刻与大哥商议,速召楚珩,看他回不回来!”
阿礼便作势咳嗽了一声,里面的人听见了,忙分开来,一齐站起身。
阿礼与子明入内。
见他二人神色不安,清华便问,“阿礼,子明,怎么了?”
子明便将战报呈上,重山接了,果然大怒。
阿礼提议道,“是时候召他回来了,还要限他尽速平复赵国,将五国国印带回来。”
重山便道,“子明,你立即修书丞相,速筹备粮草,倘三月之内,楚珩违令不归,我亲自领兵讨伐!”
子明道,“是。”
重山忙又问,“煜之可有消息?”
子明摇头,“齐王仍说他病着,还不曾好,至今未接到煜之来信。”
重山更气了,“倘煜之有个好歹,我绝饶不了他!”
过了一会儿,重山方关切问道,“燕王一家在哪里?”
子明回道,“听说流散了,不知下落。”
重山十分惋惜,道,“不论如何,着人去寻,务必找到他们。”
子明答应着。
清华默默听着,知道楚珩北伐,他所为大概听说过一些,只是,她一直费解,为何长秋会与楚珩联手,不论怎么看,他是不可能从这场联盟中得到好处的,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听到阿礼说要平赵国,她不免有些惊慌不忍。
她出奇的沉默,引得重山关注起来,“清华想什么呢?”
清华便道,“若是,楚将军果真不回,你真要出兵么?”
重山便道,“自然。他统共也不过三十万兵力,与我还是差得远了。他若存心要反,我可不怕。”
清华若有所思,心中隐隐有股不降的预感,“看来,赵国免不了这一劫了。”
长秋即便不遭楚珩出卖,也会落在重山手上,赵国,作为北疆最后一国,根本无他的立足之地了。
“清华?”重山见她心不在焉,便道,“你到底怎么了?
清华见外人在场,以双儿需要安静休息为由,匆匆抽身往别处去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