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文物,真正能呈现在民众面前,用于展览的可能还不足百分之一。
各种青铜器等相对不易损坏的文物,可能还稍微好一点,各种陶器和瓷器类文物,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十分稀少。
这也就导致每一批文物修复,都将会是极为漫长的过程,短的数年之久,长的可能达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一定能够全部修复如初。
但是因为专业的考古人员数量上的稀少,懂得文物修复技术的人也不多,以至于积压在少数人身上的工作极为繁重。
磐龙文化遗址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一场洪水之中被冲刷出来开始。
考古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期间发掘出来的各种陶器残片和瓷器碎片数以万计。
规模这么庞大的待修复残片,积压下来堆积到李丽师姐她们这么几个人身上,可以想象到任务有多艰巨了。
可是现在却冒出贰壹这么一个“活体文物鉴定器”兼“自动古董修复机”,徐教授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能够大量减轻工作压力的机会,把文物保管仓库里陈年积压的那些破损文物碎片都给搬出来了。
让贰壹只负责分类这个最困扰他们的工作,而其他人则负责清洗、打包和记录,一群人忙活的是热火朝天。
等出勤的另外十几个考古队成员,饥肠辘辘的踩着夕阳的余辉返回工作站的时候。
发现平时理论上已经开始飘出饭菜香味的食堂里,居然黑灯瞎火的一个人都没有,反而文物修复室那边灯火通明!
什么情况?难道有了什么重大的考古发现?
一行人急急忙忙的赶到修复室,还不等开口说话呢,就被端着一盘子文物碎片走过的李丽师姐给发现了,连忙冲他们招呼道:“诶?你们回来了啊?赶快来帮忙!争取今天把3号坑的碎片都分类完!”
“师姐?”
众人一脸懵逼:“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呢?”
3号坑是一片烧窑遗址,从哪里发掘出来的陶器碎片数量极为庞大。
再加上破碎程度十分严重,又大量混杂在一起,修复难度极大或者说几乎没有修复的可能性。
磐龙文化遗址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被发现。
在这六七十年的漫长时间中,又何止他们这一批考古研究者。
可以说他们现在正在从事的工作,都是从前辈手中继承过来的。
由于每个时期的考古手段不同,侧重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以至于文物管理上比较混乱。
所以这些3号坑的陶器碎片从他们接手开始,就已经因为记录不详、分类混杂,而被判定为研究价值较小。
一直被封存在仓库里,而将精力着重放在了他们主要负责发掘的7号坑,怎么会突然又取出来进行再度分类?
可等他们看到贰壹像分拣红豆、绿豆一样,不断从摊了一工作台的碎片中,快速的挑选出碎片放进不同的托盘里,不由得惊呆了,眼睛也越瞪越大,文物分类还能这么玩的嘛?
你是凭借什么,来判定它属于那一只器皿的碎片的?
可看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