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物力,谁也灭不掉你。不要把一个国家的兴衰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谁能有那么厉害?大明朝离了谁也照样开张。就连朕这一生,也是撞了好几次大运才有了今天。”
“你还太年轻,容易轻信别人的话,朕真的还想再培养你几年,让你真正成熟之后,再将江山交给你,可是老天爷啊,他不给朕这个机会了。”
“允炆,你要记住,不管是谁,也不管他说什么话,都是有目的的。尤其是那些文臣,表面上说的冠冕堂皇,为了君王,为了社稷,为了天下苍生,实际上都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他们自己能当官,能捞钱,就算是一些人是清官,也不要全都相信,他们可以不为权,不为利,但是肯定是为了名,想要青史留名。所以啊,将来他们要是撺掇你干什么事的时候,你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不要只听他们的一面之词,否则就有可能被人家卖了还在帮别人数钱。”
“你也知道,朕这一辈子最恨贪官,其实啊,贪官虽然可恨,但是他们对国家的危害却不是最大的。因为贪官的贪都是表面上的,不管他的账目做的有多么仔细,只要你查,就一定能查出来。而且这类人也容易防备,因为谁都知道他们是坏人。作为君王,自然就会对他们有警惕心理。”
“但是,贪名的人,危害就远远比贪利的大了。因为这类人往往藏的很深,他们看起来是那么大公无私,是那么兢兢业业,是那么刚正不阿,给人的感觉是丝毫没有私心,心里只装着君王一样,这样的人才危险,因为这样的人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误以为他们无欲则刚,什么都不求,一心奉公,可是谁知道,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贪图的东西,他们贪图的就是这个名。”
“这样的人虽然不会明摆着跳出来害你,但是你要是对他们放松了警惕,一味地听他们的,容易被他们带进沟里,他们是不怕死的,他们死了才会有名。因此,他们往往会做出十分激进的行为,让你和你的王朝给他们陪葬,好成全他们的千古忠臣之名。”
“做皇帝,不要只跟一类人打交道,要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这个国家不是只要有了文官就万事大吉,宋朝的文官那么多,结果怎么样?朕已经跟你说了很多次了,你将来登基之后,所要依靠的力量就是藩王和勋贵,因为他们的利益跟国朝是一致的,若是有人造反成功,改朝换代之后,新朝代就算不杀他们,也不会让他们接着干藩王和勋贵。而且出于对他们的忌惮,还会对他们进行各种限制。”
“而那些文官就不一样了,他们既可以给大明当官,也可以给大元当官,这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分别,只不过是换个老板而已,所以他们当中,见风使舵的永远是大多数。你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骗了。就算他们在口口声声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时是真心的,但你要清楚,平常没事的时候说说,跟刀架在脖子上时再说出这句话是完全不一样的,大部分人临时就改了口了。”
“还有那些太监,你将来可以不任用他们,但也没有必要对他们那么刻薄,人家毕竟辛辛苦苦伺候着我们朱家的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对他们温和一点对你没有坏处。”
“你还记不记得,当年你的三叔晋王嫌他的厨子给他做的饭难吃,将厨子绑起来打了一顿,朕是怎么教育他的?”
“朕当时就给他写了封信,说,朕率领群雄叱咤风云几十年,平定祸乱,像徐达、常遇春这样的百战名将,若是犯了错,我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丝毫不给他们留面子。但是我的厨子徐兴祖伺候了我二十三年,我从来没有跟他红过脸,说过一句重话,更没有折辱过他。这里面的道理你知道吗?”
“怨不在大。那些伺候你的人都是可以随时出入你的身边的人,你要是惹了他们,被心眼儿小的记了下来,你有权有势的时候,他们或许不敢怎么样,但当你走了背字时,他们在你背后给你来上一刀,很有可能就会要了你的命。就算是你的权势一直都很大,要是碰到个愣头青,非要跟你同归于尽,在你的饭菜里下毒,你说怎么办?你防的过来吗?”
“咳咳咳。”朱元璋说完这几句话,又重重地咳嗽了几声,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能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虽然这些话他之前大都跟朱允炆说过,但是他在临死之前还是不放心,非要再说一遍心里才痛快,不光是为了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更是出于对这个孙子的疼爱,怕他将来走了弯路。
“皇爷爷。”朱允炆见朱元璋又开始咳嗽了,心里一阵着急,立即扶住朱元璋给他抚摸胸口,然后冲着身后的几个太监大吼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把皇爷爷抬到屋子里去!”
“好了,不要动了。”朱元璋突然止住了咳嗽,似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一样,一脸忧伤的感叹道:“让朕再看一眼太阳吧,朕可能再也看不到它了。”
“皇爷爷……”朱允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悲从中来,趴在朱元璋的腿上,“呜呜”地哭了出来,他似乎也感觉到了,皇爷爷的日子怕是要到了,刚才跟他说的那番话,很有可能是他最后的教导。
朱元璋没有再说话,用他那只粗糙的右手,慢慢地抚摸着他心爱的孙子,抬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渐渐西沉的太阳,良久良久,都没有移开过视线,甚至连眼睛都舍不得眨几下,仿佛多看一眼这人间的太阳,对他都是一种奢侈一样。
如果此时有人能给他延长哪怕是一天的寿命,相信老朱给他封公封侯都不会可惜,不过封王肯定就免了,因为老朱绝对是个舍命不舍财的主,这天下是他朱家的,你要是想打主意,十条命都不够砍。
渐渐地,太阳已经偏西,没进去了半个身子,马上就要沉下去了。
朱元璋的脸上充满了惆怅,也可以说是悲怆,眼神中流露出无限的留恋,无限的哀求,喃喃地说道:“太阳啊,你走的慢一点吧。”
但是太阳公公终究是没有听他的话,慢慢地没入了西北的大山之中。
朱元璋的眼角里不知道为什么流出来了两滴清泪,心头一急,竟然晕了过去。
“皇爷爷。”“万岁爷。”在旁边侍候的朱允炆和众位太监立即抢了上来,七手八脚地将他抬到了屋子里。
朱元璋又沉沉地睡了一觉,醒来时,已经是黎明时分,他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龙床上,这条床上铺着他最喜欢的蜀锦,十分的舒服。他努力的睁开眼,却什么都看不清,依稀的看见昏暗的烛光之中,一个瘦弱的少年趴在他的床头,这就是他的孙子朱允炆吧。
允炆这几天也累坏了,就让他好好休息吧。
朱元璋知道自己够呛了,他的身子应该挨不过今天了,据说人在临死之前都会回忆起自己的这一生,朱元璋也不例外。
他静静地躺在床上,思绪慢慢地飘散,回到了他的孩童时期,那时候,他们家只不过是地主刘德家的一个佃户,属于社会的最低阶层。
他还记得,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贫苦人家,还都欠了不少税款,为了躲避债务,在淮河流域四处流荡,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那时候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家地主给人家做佃户,好使得自己这一家子能安稳下来,过上可以糊口的生活。可以说,朱元璋是个穷了八辈子的人。
后来,他的父亲如愿以偿,被地主刘德看上,光荣的结束了流浪生涯,正式成了刘家的一个佃户,他们朱家才过上安定的日子。
再后来,他的父亲就娶了一个姓陈的姑娘,开始过上了有老婆的日子。陈氏为他的父亲生了四个孩子,朱元璋是最小的一个。
他们朱家虽然是几辈子贫农,但是朱元璋的外公却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物。他的外公参加过南宋反抗蒙元的最后一战——崖山之役,身份是一名普通的小兵,战役失败之后落水,所幸被人救起,然后就逃回家乡,隐姓埋名地过日子,不知道朱元璋小的时候有没有听他外公讲过许多打仗的故事。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他们的家乡闹了饥荒,像朱家这种社会最底层的佃户,是饥荒的最大受害者,他们根本没有一点点抗风险的能力,家里的存粮迅速的吃光了,找人借粮也借不到,因为穷人也都没有粮食了,而富人也在存粮,因为这次饥荒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他们也受了波及,他们也害怕自己这一大家子没饭吃,更何况,将粮食借给这些一穷二白的人,过两天他们饿死了或者病死了,自己找谁要去,粮食岂不是要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