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让人拿过来。”
“丝绸等会再说,我先看信。”赵启明打开信件,开始看了起来。
李文泰说话的习惯,正如他所写的信,在这封书信的开头,尽是些寒暄客套的废话,赵启明都找了很久,才看到李文泰要跟他说的正题。
根据信中所说,江南制造属已经把织工带去了江都,李文泰在钱塘的丝绸作坊里分到了上百名女工,这些织工的数量尽管不算太多,但基本都是达官显贵的出生,本来就有做女红的手艺,有很多人还会读写,其素质自然超过了当地的织户。
这些织工熟悉了织造工艺,尤其是随着春夏时节的到来,各地的桑蚕源源不断的运往作坊,这些女工的手艺也越来越熟练。李文泰既不用为织工发愁,也不用担心原料,作坊里全力运转,产出的丝绸很快就堆满了仓库。
写这封信时,便是李文泰将所产丝绸卖给丝绸织造署的时候。
在这封信的结尾,李文泰对赵启明表示了感谢,最后还说明了那些送到东乡侯府的丝绸是死人馈赠,让赵启明不要拒绝。
“总算是顺利了。”赵启明放下手里的信,很是欣慰的朝钱管家道:“江南的丝绸业发展的不错,现在已经有出产了。”
“这可是好消息。”钱管家若有所思的捋着胡须:“小侯爷此前说过,侯府也该参与丝绸生意,去南方筹建丝绸作坊,现在应该是时候了。”
赵启明点头。
侯府计划筹建丝绸作坊的事情,他跟胡先生说起过,胡先生也表态支持,但此前始终都在观望,既然现在丝绸产业发展的不错,胡先生也总算可以放心了。
“麻烦钱管家把胡先生叫来。”赵启明朝钱管家道:“争取现在就把丝绸作坊的事情定下。”
钱管家下去了。
赵启明重新看了遍李文泰的来信,想知道有关海运和江南织造署的信息,结果却毫无所获。
他放下的手里的信,然后便若有所思起来。
李文泰说所产丝绸已经上缴给丝绸织造署了,这也就意味着丝绸织造署很快就会把这些丝绸卖给那些海运的货商,等丝绸运到了南洋甚至印度,能换来粮食和更有价值的货物,南方的丝绸生意就能很快发展起来。
这对当地的丝绸上来说当然是好事,不然李文泰也不会特意写信表示感谢。
东乡侯府这个时候参与丝绸生意,说起来已经有些晚了,但是有赵启明和丝绸织造署的关系在,还有李文泰等江都商人的支持,少府想在南方立足应该不是难事。
“既然这些丝绸都能拿到南洋去卖了,丝绸织造署应该也赚钱了吧?”赵启明看着手里的玉杯:“怪不得那婆娘有这样的好东西,在江都的时候还跟我哭穷,看来现在总算是有钱了。”
想到这里,赵启明便再次打起了少府的注意。
他觉得少府既然已经渡过了难关,现在就应该兑现当初的承诺,为海军造出足够编制的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