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说:“入川道路崎岖艰难,少奶奶焉能受此鞍马之劳?如少奶奶信得过王某,让王某前往成都处置厉宏图。”
周莹说:“王先生不必为我担心,四川乃天府之国,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我此去亦可顺开眼界,领略一下沿途风土人情,锻炼一番,对今后经营管理定有裨益。只是要辛苦诸位武师,与我一道奔波劳累一番了。”
骆荣说:“老爷在时,事必躬亲,三十年中七下江南,六次进川,十次赴甘,三入晋域,九次赴京,在陕西境内更是勤于走动,才使得安吴堡财源不断,成为三秦大户,一方望族。现少奶奶继承先公家业,亦要大事亲力亲为,着实令人钦佩,我同意少奶奶亲自入川,以便视事而动。”
房中书也说:“少奶奶正青春年华,经风雨洗练是件好事,我支持少奶奶入川料理此事,重树安吴堡权威。”
谋士、武师史明犹豫不决中摸着头说:“按大清从商律条,少奶奶至今尚未取得直接从商的资格,一旦川花总号、扬州盐务总号的大掌柜们以少奶奶没有权力干涉他们经营做借口,事情可就麻烦了。”
史明的话一下提醒了骆荣和房中书。骆荣一拍腿说;“我全忘光了这件事,少奶奶的为商权,应火速办理好。大清律条明确规定:女人不经省都衙门和朝廷批准,是不准从事商务和干预商事的。”
周莹听了,一时睁大了眼,好久才说:“我咋不知道清律里还有如此规定?”
王坚说:“若不是安吴堡出现接二连三的不幸,少奶奶怎能嫩肩挑千斤?大清律条别说少奶奶搞不清,连我们这些终年在外跑的男人,也知道得有限。史明今天不提,我连听也没听到过朝廷颁过女人不得从商问商的律条。”
周莹说:“骆叔、房叔,你二老看这事咋解决?”
房中书先开口说:“我看少奶奶立马亲自进西安,找陕西巡抚大人急事急办,先拿到省衙批件,就不怕各地商号大掌柜们节外生枝了。”
骆荣说:“回头再向朝廷申报在大清国行商的批件,不然以后保不准会从哪儿生出事端来。”
周莹想了片刻说:“这回怕又要额外花大笔银子了。”
骆荣说:“没办法,如今的世道,只有用银子才能解决少奶奶燃眉之急!”
战乱打乱了原来的商品流通渠道,丁钦伟的老婆钱惠珠管理的布店,由于失去进货渠道,为克服暂时遇到的困难,在丈夫丁钦伟随表哥、东家李平岭绕道而行于茶马古道后,她改经营南货为经营当地货物为主,保住了自力布店。四年里虽没挣到大钱,但也小有斩获,当左宗棠把捻军剿灭,回师陕甘时,南北水旱交通也渐次恢复。她不等不靠,让账房算了算实有银两,命伙计姚大壮前往上海,找到李平岭给调剂了四十多个丝绸、南布花色品种,随船押运到商州龙驹寨码头,由罗海泉亲自押运到三原,赶了一个早市。当其他布庄、布行动手组织货源时,她的自力布店,批发出的第一批商品已在兰州、银川等地上市。孟小娇得知消息,对姚平义说:“惠珠脑瓜里渠渠沟沟就是比我多,我组织了三十二个花色品种的苏杭丝绸,她组织了四十六个品种,不知咋弄的,我的三十六万两货还没卖完,她四十一万的东西已经售罄了。我是得去向她求教了。”
“你早该去向惠珠取经求教了。”姚平义说,“从悟商之道到为商之道,惠珠比你少走了许多弯路。她由实干涉足商场买卖,比你理性问商到管理经营,少走了两个弯,她跑在了你前边,实际经验自然要丰富于你。在商场上,世事洞明的人,远胜读死书不务实的人。这次惠珠所以能走在你前面,是她的直觉告诉她,久旱逢甘霖抢耕抢种才能早得收获。乱后百事兴的道理很简单,抢得先机者必然是识先机而动的人。别的窍道虽多,只要你能真正把握住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能少走许多弯路。万事无不可遂,经验无不可得。只要你孟小娇愿放下大掌柜架子,你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名真正拿得起放得下,敢为人先的商务经营管理人。”
“你啰唆了半天,不外是一句话,虚心能使人进步。你一句话烫过来烫过去,烦不烦?”
“我让你吃烫饭,是为你着想,不然光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永远是跟屁虫,没出息!”
这时,一仆人走进房门对姚平义说:“安吴堡少奶奶周莹来访。”
姚平义说:“请进来就是了,报啥嘛!”
“平义叔,我跟着哪。”周莹说话间人已进了房门。
周莹为公公、丈夫守孝,还是素衣素服,上着白锦缎绣青花夹袄,下穿黑绸缎镶边宽腿裤,眉宇间透出几分妩媚和英气。小娇迎上前,伸手抓住周莹双肩看了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