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带兵多年的朱重八知道,这明式陆军打明式陆军。胜负双方的伤亡数字是不会特别悬殊的。基本上就是杀敌一万自损五千。若是让大元国的6000万白人翻了身,只有三百多万旗人的大清国迟早要完!
朱重八拍了拍额头。险些铸成大错!这耶稣天国可不能支持啊!
马娘娘一脸纠结,看着李善长,“丞相,难道那么好的机会,就这样放弃了?保加利亚和南匈牙利可是好地方啊!现在国中人口已经有400万,再过个几十年,到1000万都有可能,恐怕就不好安置了……”
大清国的地盘从地图上看是不小的,后世的土耳其加上格鲁吉亚都是朱重八的。可是这块地盘上大片都是高原山地和草原。适合放牧的地方不少,能开垦种地的地方不多。现在安置二百五十万左右(还有五十万人是城市居民)的旗人和一百万基本汉化的白番还不算拥挤。大家的日子过得还算宽松,对朱重八这个大王也算拥戴。
可是辅助朱重八执政的马娘娘却很清楚,大清国的地盘算不上大,可耕可牧的地也不多,安置不了太多的旗人农庄——大清国为了鼓励旗人生育,一直以来都实行旗人授田制。凡是非嫡长的旗人男子,一旦成家就必须独自立户,国家则会无偿授田。一户起码有百亩。这样的制度实行了百年,虽然让大清旗人的人口增加到了300万,但是也基本耗尽了国家控制的官田。
如果旗人人口继续这样增长下去,大清国就必须要对外扩张。而保加利亚和南匈牙利就是很不错的扩张目标。
朱重八点了点头。似乎是认可了马娘娘,然后又看着李善长。
李善长笑了笑道:“大王,您可否想过取蒙元而代之?”
“什么?”朱重八吸了口气。眉头皱得紧紧的。取代蒙元,这可是大清太祖朱四九的遗愿啊。朱重八怎么会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对大清而言。吞并大元无意于蛇吞大象。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朱重八现在的计划就是蚕食,这一次先拿下保加利亚和半个匈牙利。把那里的白人赶走,再用那里的土地安置大清的旗人。他这一辈子的任务就算完成。然后再用百年,把大清旗人的人口增加到1500万以上,再想办法继续扩张。
可是现在听了李善长的分析,朱重八也觉得这个蚕食法不一定能奏效了。拿下保加利亚和南匈牙利后,大清国在巴尔干半岛就会面临神圣罗马帝国和耶稣天国这两个白人大国的夹攻!那可是三四百万人对抗八千多万人。
即便几万里外的大明帝国愿意力挺大清国,恐怕大清也很难长期对抗那么多欧罗巴白人。
所以蚕食法并不可行,可是想要以蛇吞象,仿佛也不容易……
“丞相,你有什么办法就快说吧!”朱重八看着面带微笑,仿佛腹有良策的李善长,连忙虚心求教。
李善长点了点头,然后一字一顿地缓缓说道:“大王,臣的确有办法可以让大清国取代大元国。臣的办法有三:第一是助元灭贼,第二是旗人一家,第三是元规清随。”
“怎么说?丞相,你快给寡人细细说来。”朱重八挑了挑眉毛,连声追问。
李善长笑了笑,掰着手指头说:“所谓助元灭贼,从字面上说开就是帮助大元国灭了耶稣天国!如今耶稣天国势大,而大元兵若。若是助耶稣而灭大元,大元必亡,耶稣必兴。吾大清很快就要陷入八千万白番之夹击了。吾若反其道而行,难道保加利亚和南匈牙利之地,大元国就不肯割让了么?”
“有理!”朱重八重重点头。“保加利亚和南匈牙利都是大元藩属,又非根本之土,如何割让不得?”
李善长又道:“所谓八旗一家,则是元八旗、清八旗、波斯八旗、大石八旗和大康八旗皆是同文同种,都是自神洲而来,理应是一家之人。大元若要咱们出兵相助,就必须承认这一点!就必须梳发髻,戴汉式冠帽,皈依天道教。大王和元主还要结为异姓兄弟,元主还要和神圣派讲和,迎娶神圣派贵女为后。”
朱重八追问:“这是为何?咱们不是要取代大元国吗?”
李善长笑道:“如此行事,自然是为了方便日后收元八旗为己用。臣所设想的取元而代,是要让大王取代元君。对于大元八旗和大元国的各项制度,咱们该用还是要用的……毕竟,大元国已经安安稳稳统治欧人一百余年了,这说明他们的办法,还是有些作用的。”
以寡临众,从来就是一个难题。大元国处理的其实还算不错,有元式基督教,有科举上升之路,有八旗兵,有新附军。这百年来,大元国的人口增长率还高于大明帝国(大明帝国的农业资本主义化和城市化以及大量对外殖民都拉低了人口增长率,不过算上接受大明移民的各个华夏藩国的国人,汉人人口在过去的百年增长还是远超大元的),就已经说明大元的治理还是不错的。
李善长顿了顿,认真地道:“而且大元国还有大约200万旗人,他们的长相都和咱们这里的旗人差不多,说的也是汉话,也认得汉字,还读《四书五经》,完全可以和咱们合流。这样咱们就有500万旗人,足以压制6000万白人了。另外,大元国还有两三万白人官员,大多是科举出身,还有几十万地方乡绅,都有功名在身。这些大元的官员、乡绅,都是统治之基。咱们也应该尽可能的接收。”
朱重八却眉头深皱:“可是大元国的这套体制使其衰弱啊,昔日的大元铁骑何等威猛?维斯瓦河一战杀得欧人闻风丧胆。而今日,元兵已经不堪一击,连一群拿起火枪的矿工都打不动!若是元规清随,百年以后,岂不是又一个大元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