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其实反过来想应该很见到才对。毕竟张凡是少年得志,进入仕途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如今已经是高管侯爵,还得到了隆庆的大力赏识,并且下一任的皇帝,如今的太子更是视张凡如出了他的父皇、母妃和皇后之外,排在第四位的最为让他敬重的人。人人都说早年努力工作,晚年安然享老。而张凡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做到了其他人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的奋斗才能勉强做得到的地方,而且张凡如今所在的位置绝对不会让他呆上多长时间,到时候再称呼他的时候,这“大人”二字的份量肯定又要重上几分了。
这么一位少年得志,如今气势正是如日中天的人,骄傲自大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这在历史上那可是多了去了,就像当年王安石在《临川先生文集》中所写到的那篇《伤仲永》一个模样。虽然他们不知道张凡以后会否像王宰相所写的那样,少小聪明伶俐,长大就痴呆了,但是如今张凡这种对他们不理不睬的行为,被他们错误的认识了。他们以为张凡这么做不过就是出于一种自傲的心理,张凡肯定是自傲的以为,如今自己已经俨然成为了他们的领头之人,那么这种属下对于上司的道贺,难道还用得着上司去提醒他们不成吗?
这种情况说来有些好笑,但是这并非没有前例的,而且就在这大明朝之前的岁月中。一想到这,这些人又哪里笑得出来,这让他们想到了当初的那位爷——严嵩。严嵩自从弘治年间考中进士入了仕途之后,也是一番兢兢业业,满怀抱负。果然,严嵩的全力付出获得了回报,他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渐渐的大权在握。而正是因为这种大权在握,这种他从来没有体会到过的权利感,让严嵩是迅地堕落,最终成为一代权奸,为祸这大明王朝几十载,搅得朝野上下是不得安生。
严嵩的贪心急剧地膨胀,甚至为了钱财,他敢于贪墨军饷。额若是他家中有了什么喜事需要庆贺的,那场面自然是浩大的很。只是严嵩也有个习惯,自己家中若是开了这种场面浩大的宴席,他是绝对不会去帖子通知其他人过来的。据说他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他自己手下的党羽们倒是来了不少,带去了许多重礼。而那些没有到场,或者是到场了,却带的礼薄了的人,接下来的日子必定会受到严嵩的报复。其下场更是让人乍舌不已,被贬黜出京,那已经算是好的结果了,很多人就是被严嵩因为这个原因而找了个借口,罢官的罢官,抄家的抄家。
这些人想到这,都是浑身寒颤不已,想到自己有可能面临这种情况,他们又哪里会不害怕。不过害怕之余,却也想到,若是张凡将来成为第二个严嵩,那自己也算是过上好日子了。毕竟这样的人虽然对待敌人是凶狠至极的,但是对待顺从自己的手下,那也是异常宽容的。而且张凡成功走向他们期望的机会很大,毕竟张凡的比之严嵩要高上太多了,严嵩在张凡如今这个年纪的时候,还正坐在翰林院编修的位子上苦读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呢,而张凡已经算得上是成功了一大半了。
这种心思让他们打定了主意,既然张凡不请柬邀请他们,那么他们就更应该去了。甚至于他们觉得,自己前两日准备的那份礼是不是有些薄了些。许多人更是立马就站起来,回去继续准备这给上司的第一份见面礼再加上些什么,而且要求是保质保量。他们就没有想过,张凡倘若真的像他们所想的那样,成为了这大明朝第二个严嵩,这天下当真就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了。不过他们可顾不了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心中的那份忠君报国的心思早就不知道被丢到哪里去了,如今对他们来说,怎么能财,怎么能让自己过得更好,这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所以,现在的张府中就有了这么一副模样,扬州城里的,甚至是各地的官员是纷纷涌进来,门庭若市已经无法形容了,倒有些像是小镇中每月才能逢上这么一次的赶集一般,周围各州各县所有的人好像都涌了过来一样。
当然,他们自然不会是空着手来的。虽然每个人进门的时候都是出了手中提着一些能拿得出手却又不显寒酸的贺礼之外,张府的后门,那是不断的有各个官老爷的管家指挥着挑夫把一担一担货真价实的大礼挑进张家,然后恭敬地双手献上礼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