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个时辰,张璁便出现在戏楼。
他从皇宫出来后,心情郁闷,想见朱浩又不知可以在哪里见到,却不知这边朱浩已给他安排了门路,让锦衣卫直接护送他到戏楼来。
当见到朱浩跟唐寅坐在一起的时候,张璁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秉用兄,今日你在朝堂上,为陛下出面议礼,舌战群儒,立下大功,辛苦你了。」朱浩笑着跟张璁寒暄。
张璁目光不由瞥了唐寅一眼。
好似在问,我辛苦自然是辛苦,但问题是为何我出了大力却没分享到胜利果实,反倒被你旁边这位给轻易摘取了?
张璁先对唐寅拱手:「见过唐学士。」「这个……」
唐寅想解释一下,很想说,翰林学士之职我本来不想要。
话到嘴边,却不知该如何出口,本属于张璁的职位,落到你头上,你的解释很容易被理解为说风凉话,人家能爱听?
朱浩道:「我也是刚知晓,唐先生接替黄学士为翰林学士……来来来,坐下来叙话吧。」
张璁和唐寅同时望向朱浩。张璁目光里满是不可置信。你刚知道?
你作为皇帝身边头号智囊,大礼议都是你发起的,你怎么可能刚知道?你敢说这件事不是你在幕后策划?
唐寅则明白朱浩为何会这样说,因为朱浩先前说过,要为自己培养政敌,那故意装作刚知晓,不就是在张璁面前惺惺作态,引起张璁对他的恨意?
这分明是在玩火啊。
唐寅并不想在朝中结下什么政敌,现在他对朱浩也没什么可劝的。
都已经到了这般田地,说什么也徒劳,除非他自己主动把翰林学士的职位给辞。
可已经到手的高位……凭什么让我让出去?
三人落座,张璁尽可能保持风度,让自己看起来对于名利地位没什么追求,也对唐寅升翰林学士的事表达了恭喜。
那是因为……
他自知现在没实力跟朱浩对抗,既然朱浩能把唐寅抬到翰林学士的职位上,那抬别人也是轻而易举,或许回头唐寅就入阁或是退休下来,把翰林学士空出,下一假就让他接替了呢?如果朱浩不重视他的话,为何还要见他?
「……今日议礼仍旧不成,难免让人沮丧,不过如今朝中舆论,对大礼议愈发有利了。」
朱浩对当下的局势评价了一句。
张璁请教道:「那朱先生,议礼几时才会有定论?」
朱浩笑道:「秉用兄何以如此直接来问?如果能给出准确的时间,那我们现在又在争取什么?「
张璁也不客气了,当即道:「若是想以朝中臣僚松口,同意议礼,无论换谁为首辅,或是以谁为礼部尚书,都是无法达成目的的,该出变乱,仍旧会出。为今之计,只有让陛下果断颁布诏书,打臣僚一个措手不及,如此大事可成。」
一旁的唐寅听了,心里也在感慨,难怪敬道要培养张秉用当政敌。
朝中那么多人,要说做事果决,还有眼光之狠辣,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就连黄公献怕也要靠边站。朱浩道:「秉用兄说得有几分道理,但陛下强行下诏,已非首次。前两次的结果,你也看到了,并不太好。这也是为何要在朝中栽培议礼派势力的原因。「秉用兄如今为翰林侍读,应该以自己的影响力,多在翰林院中动员,壮大我们议礼派的声势,不然真到陛下颁布诏谕那一天,翰林院内是否会先起反弹?到那时……不太好收场啊。」
张璁似乎并不同意朱浩的说法,语气很冲:「光是几个翰林,如何能改变朝中大势?朱先生既为陛下谋臣,当直言上奏,请陛下果断下旨才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优柔寡断,久拖不
决。」
唐寅见双方好像有了争执,赶紧和稀泥:「秉用,你且稍安勿躁,事情一步步进行,操之过急不是什么好事。」
张璁瞧不上唐寅,虽然表面上他对唐寅比对朱浩还要恭敬。
唐寅的话,他也不想放心里。
朱浩笑道:「秉用兄在大礼议上有何见地,其实可单独上奏,未必需要每件事都听我和唐先生的,陛下会采纳各家之长,为议礼做定夺。」
几句话下来,双方已经有了隔阂。
唐寅不由琢磨,朱浩这招「借刀杀人」可真管用,借他唐寅升翰林学士这把刀,让张璁产生恨意,张璁表面上对他们毕恭毕敬,其实心底已经产生逆反心理,估计接下来就要独立出来单干了。
朱浩道:「顺带,兼用兄在各地为官时,似因议礼结交了一些同僚,不如请他们为你一同参谋,顺带举荐给陛下,请陛下将他们召至京师,分配到各衙门听用。」
「嗯?」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