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都派了代表出席崔家举办地塞外垦荒团互助友爱大联盟碰头会议。大伙在京城里呼风唤雨惯了,猛地发现一旦出塞就变的势单力孤起来,难以接受。而程、秦、王三家结成地小联盟让崔彰很是羡慕,百年来崔家人早已将纵横捭阖之术领会的通透,不但顺利加入王、程、秦三家的联合圈子成为四方集团,更是将塞外圈地的家族都邀请一处,讨论互助地问题。都是京里头面上的人物,知道其中要害。就是相互间有冤仇的都摈弃前嫌同对头坐到一起。
“哈哈。都坐,都坐!哪来叔叔伯伯。今天都是挂着家里的名义来,辈分上就免了。”许敬宗朝一圈拱了拱手,模样是猥琐了点,不过笑起来还是很有亲和力。朝对面几位老者稍稍弓了弓身子,“几位老公爷也亲自过来了,朝堂上打破脑袋的事,在下可被您几位拾掇地够惨啊,哈哈…”
“不提,”对方和气的摆摆手,“一码归一码,就事论事。”
“来来回回,这都是京里的事,自家兄弟们打架,出门就都是一家人。北边胡子多,我这老不死的随大伙混热闹来地,这聚了一团团,都出去打算杀胡子吧?”一老者笑眯眯的打圆场,花白的胡须颤颤巍巍,话说的糊涂,眼里却透着精炼。
“老不死又开始装疯,多大岁数了,晚辈跟前也不怕丢人。”旁边一老头看侧面看不清模样,身材魁梧,中气十足,明显是行伍出身。“杀,到处都杀,杀完多好?不留几个谁给咱种地?”
“老夫还看不上。满都是人,吐蕃有,高丽有,老程斩首十几万也没把突厥杀平了,缺劳力,笑话!”这明显就是奴隶贩子出身的,老不死的没点人口资源概念,两条腿的东西都能拉他家干苦力的口气。“还有百济嘛,新罗光女地也不成,男丁往后也朝过贩运些过来。倭国,尤其是倭国,成天朝百济增援这增援那,都好几年了,看样子人也不会少。”
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开会互助呢,大家签署个共同防御条例啥的就完了,话题还没展开就先考虑劳力够不够,开始打周边邻国的人口主意。老奴隶贩子的话音刚落,马上引起了在座十数位大佬共鸣,话题一绕再绕,其中几个已经开始商讨武装贩运奴隶的可行性。
崔彰无奈的和我与程初坐了一起,我三个辈分低,老人家那边插嘴不礼貌,只好私自商议。
“等下,先等老人家尽兴了再说。”崔彰一边劝程初不要着急,一边吩咐下人将起草好的共同防御协议草案分发到众人手里,“不过……”朝我挤挤眼睛。坏笑道:“这么算下来,或许贩运些劳力过去反倒比开荒植棉更合算些。”
“缺德吧你。”鄙夷小崔一眼,朝擦拳磨掌的程初拍了一掌,“你不准插话,等他们看了草案签署后咱俩就撤。”
草案签地很草率,大家都是匆匆看了几眼,既然合乎自己利益就没必要将自己排除在互助组织之外,然后行军老手开始算计贩卖路线。内政高手则估算着所有计划地可行性,崔彰强颜欢笑的坐陪,我拉着一脸不情愿地程初偷偷溜了出来。作为一个文明人,我体谅古人,所以不去阻挠人家谈论一些历史倒退的野蛮话题,本着不鼓励,不打压,不参与的三不原则。敬而远之。
“不鼓励,不打压,不参与。”兰陵笑了笑,合掌‘啪’的吓人一跳,“我也是。”
“什么意思?”
“都是头面上的家族。打压就不必了,何必为了番邦撮尔小国得罪这些遗老遗少?”轻笑几声,“只要不闹的天怒人怨……其实他们自有分寸。说起来一个个看似粗蛮,可心里都精明过人。这些当家的任谁都不是省油的灯。”朝我递过去地互助协议看了遍,“在关内按理不允许,可出塞就不同,你不是老说以国人的利益为先,是这个道理吧?”
“贞观年间不是就不允许蓄养私奴了吗?”看兰陵,哦不对,看朝廷的意思有意不去干涉,或者说是默许了。
“贞观年间还没打下西突厥呢。”兰陵托腮帮子喃喃道:“大家若起了这个心思。你不参与的话……”
“不参与就是不参与!”我要保持原则,我是文明人。
可气的是,文明人就我一个,野蛮老婆却有俩。颖当然不知道联合国的章程,更没听过对面大陆的南北战争,看来我有必要在古代史、近代史上加一个新学科——后代史。
“怎么说?”一群女人家唧唧喳喳尽不干好事,不知道才和谁家的女眷一起八卦完,就跑回来打算干坏事。
“买劳力啊。”颖抬手挥了下。“错了,是雇劳力。”
“谁家雇?你又跑崔家去了?”皱了皱眉头。崔彰开会,崔彰夫人也学着开会,开几天了。
“咱四家地都去了,”颖极力赞成崔、程、秦、王四家不定时开四方会谈,夫人们更是没事就坐一起交流坏主意。“东边连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
“和咱家有关系?”
“有啊,不是夫君当年的谋划吗?”颖一说到这事,马上就换了副崇敬的眼神过来,“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不住的朝了高丽这边逃难。”
“安东督护府,高丽没了。先弄清楚状态!”
“就是啊,”颖笑着推我一把,“管是个什么,反正难民一拨拨的跑过来,梁将军一拨拨地杀乱民……”
“俩概念,镇压的是乱民,和人家难民有什么关系?”颖这话放一千五百年后就能造成国际纠纷,人权问题啥的。
“夫君说的,妾身都分不清,您还指望梁将军能分清?”
“也倒是。”脑海里浮现出梁建方阎王般地模样,这老家伙连我这顺民的板子都打,还别说别的什么民了,害怕很。“所以?”
“所以过去贴告示啊,招募些精壮啊,与其在那苦寒之地乱民、难民分派不清,不如老老实实随咱家去了陇右当了顺民。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颖顺手取下算盘,“若说啊,咱四家一共摊派了五千人,算算一年下来光粮食……”
“摊派?谁说要摊派?”这几天农学上忙的不可开交,既然和四家有了盟约,又都是信得过的人,就把陇右筹备工作交给颖来办,谁知道大伙已经开始摊派壮丁了,进度快的有点……
“都商量定了,不是你们老爷们都过去商谈过了嘛。这次由屈、梁两家牵头,为无依靠的流民着想,专门起了奏折上去。”颖说的奏折,仿佛是自己亲手呈递一般,“按照次此出塞人数地十倍迁徙,听说京城里顺降高丽贵族也有意随同一起出塞。”
大移民啊,可怜的,高藏在长安憋不住了,想借了这个声势赶紧出去透透气。说起来迁徙流民,按京里这帮混蛋看就是照蓄奴看待了,工钱估计不太可能,人不多时能保证口粮,不过总比待在安东等老梁过来砍脑袋强,就是不砍,也有饿死冻死的可能。
也好,辽东本就寒冷,那些难民估计能适应西北的生活,至少比关内人耐寒的多,也算暂时解决了劳工问题,就是做法有点卑鄙,我还得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