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五零章 农交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三五零章 农交会

    对农学今后的发展,作为元老的我存了一点点私心。随了农学影响力越来越大,机构越来越完善,为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作物,农学下辖的各类科研攻关小组已经逐渐延伸到大唐境内的各道各洲,是继崇文馆后由皇家开办最成功的高等院校。

    崇文馆作为国家学术重地,进出的都是大文化人,学术界宗师汇集之所在,抓住这些声名远扬的学术大家,就等于抓住了帝国绝大多数文化人的思维导向,在充当学术潮流风向标的同时,起到皇家喉舌的作用,的是李家控制唐帝国的一大利器。

    我觉得崇文馆改名皇家政治学院更贴切些,本就是专为太子设立的一个讲义机构,学院的招收范围也仅仅针对了有远大政治抱负的皇家成员和高等贵族子弟,说白了就是给国家培养新的领导人以及围绕在新领导人身边的精英人士,这些人往后不是皇上就是宰相,或许还会出一两个野心勃勃的造反派,反正没一个好人。不过就是名字起的好听了点,不明白的人误以为是所高等学府,明白的人一般不靠近那个地方。

    农学就不同,名字就听的通俗,教务农业知识的学校。平易近人,顶了皇家的招牌却里外透了浓郁的乡土气息,除了学监、少监的身份比较特殊以外,里面只有师生,大家没有明显的阶级划分。面对宰相、侯爷的时候免去烦琐的礼节,一拱手,自称在下,偶尔间你、我相称惬意非常,同样冠以皇家的名号,可农学和崇文馆的制度却有天壤之别。

    这是我最满意的地方,也是李家聪明的地方。两所学院。一个抓住政治脉络,一个抓住芸芸众生肠胃;一所叱咤朝堂呼风唤雨,一所恩施民间春回大地;一面尽显皇家威仪,一面又平和可亲。

    或许李治心里更喜欢农学吧,或许是因为喜欢兰陵这个妹妹爱屋及乌,这也是农学能毫无阻力地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的重要因素,几乎没有阻力,顺水行舟。一日千里的感觉。

    这里对国家只有好处没有威胁,指望一群田坎里和泥的人能在朝堂上翻起个什么大浪?所以不会承受各大政治集团太多的压力,即便是有和工部利益重合的地方,老刘和我都能胡搅蛮缠的给农学争取更好的福利。没人愿意和农学作对,尤其再农学取得一系列成就后,不但在民间博取了声望,就连皇家也对自己投资农学地决议沾沾自喜,这就给了学院更宽松的发展空间。更宽松的意思就是我可以在利益分配上得寸进尺,向政府索求更多的优惠政策而不必担心受到谴责。

    很无理啊,哈哈……当领导就得护短不是?内府钱多是人家内府的,农学里用一分要两分可以,可用钱的时候总得要。伸手伸惯了倒不觉得害臊,老是觉得约束,到底没有用自家的钱舒服。

    若是一边朝内府要着,一边还有自己的进项。这就爽了。一般来说学院搞创收和传统不符,可毕竟不是朝学员身上抠,优良种物是农学地成果,为了不让曹老伯吹胡子瞪眼yy挖王家祖坟,我给工部留了很大个台阶下,由工部定价,农学成立自己的良种采办机构,借助农学在各地陆续开办分院校的机会逐渐形成一个为民造福的良种推广网络。

    推广。请注意措词,不是销售。用低于民间的价格推广,收取地费用仅仅是种子运输、栽培的成本而已,和至少对外要这么说,内部也得有严格规定。直接从农学里拿种子的农户甚至可以得到和农学互动交流的机会,得到一份调查表格,在种植其间遇到地困难和好的心得可以利用表格直接反馈到农学专家手里,在各地不定期的举办一些农业知识讲座。聘请资深专家针对一些农业上的难题进行解答。

    “如意算盘啊。”兰陵拿了我的草案笑的咯咯,“指望农户有几个识字的?还表格。在认识你之前我都不知道世上还有表格一说,识字的拿了表格都不知道怎么填写,骗不识字人地钱都不觉得脸烧?”

    有点烧……脸皮厚度有待进一步锤炼。本来就没打算有人能把表格送回来,农家拿了农学的表格肯定会很爱惜的珍藏起来,这年代农家里有几片带字的纸张就算很有面子的事情了,何况还是皇家学员发下来的,绝对祖传。我就是利用这种心理进行商业运作的,很无耻。

    “还有救,”兰陵望了我不好意思的表情笑地开心,从笑容里能看出来兰陵对我制定地半商业化运作方式并不反感,笑容里还带有欣赏的意味,对经商地人来说这些促进销售的小手段还是很有用的。“其实你大可不必弄的铜臭味熏天,许多想法都特别好,甚至是高明。”

    “哦,不要老一幅伯乐的口气,一点都不人道。知道我最恨什么不?就是打了马贩子的名号贩卖人才的家伙。”

    “看,说你胖就开始喘,脸皮还挂不住了。”兰陵摆摆手算是道歉,翻页继续看后面的。“农产品交流会啊,什么意思?”

    地方上一年举办一次,长安农学院总部两年举办一次,在地方农业交流会上得到认可的成果都送到京城里作为一个展示平台。一可以促进各地农业上的交流,开拓耕农眼界,提高农户整体素质;二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优良物种,能抓住不同时期作物自然杂交后不经意产生的优良变异;三则能及时了解全国农业大体动向,相对于各地好的耕作技巧有个系统的纪录和评估,并能及时发现一些不出世的人才。

    不论身份,不论地域,全国各洲、道的农学机构可以借助农业交流会的机会来奖励、推广一些有代表性的作物和耕作经验,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全国农业发展步伐一致。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地域发展平均化迈进。

    “好办法。”兰陵看的眉飞色舞,矢口称赞:“不愧是……”没夸出来,马上换了个波澜不惊地表情,“哦,也就这样子,反正你满都是坏主意,见怪不怪。”

    “好就好。不用嫉妒我。”

    “不嫉妒,一般好。”兰陵草草朝后翻了几页,假装漫不经心的样子,“算过开农产品交流会得多少开销没?”

    “算了,若是由农学单独负担的话有点吃力,我说的是前三、五年吃力,毕竟一开始不会有人山人海的景象,而且有些地区交通不便利。为了尽量照顾到大多数人还得再细分下地域范围,成本不低。”翻了个粗帐看了看,前四年下来得七万贯预算,还不包括山区。”

    “哦,这钱内府出了。”兰陵没犹豫。一口道:“你这就把草案发回京里,让刘仁轨经个手,我这里另抄一份送进去,顺便给内府传个手谕。既然要办就要在头一年办出气势。就算路远来不了也得把名声传出来,这第一年内府里直接拨划五万贯的预算,往后每界四万贯,不小气。”

    “哦,那先谢过了。”公事公办的朝兰陵一拱手,语气一变,“只要朝廷许可,虽然经费紧张点。可农学还是能办得起这个交流会,暂时不用麻烦内府增加这么大的计划外支出。”

    “什么意思?”兰陵没听懂,笑问:“替内府省钱?不合你地脾气嘛。”

    “不,不是。若朝廷批准的话,农学就有了进项,虽然前几年刚勉强能应付,我还是觉得先凭借农学自身的力量把交流会办下去的好。”这是个机会,内府的钱随时都能要。可交流会一定要用农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