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是为财,不一定是自家人,还有可能是外部的人啊。
“沐家最赚钱的产业就是拍卖行,但能取代沐家的拍卖行并不多,且有各自的经营范畴,即便是沐家拍卖行倒闭,他们也不一定能拉去多少业务。”沐玲皱着眉头道。
“沐志风和沐志水,在你之前,一直负责拍卖行的业务。应该说他们才是最了解拍卖行运营的,向他们下手,其实就是斩断了沐家生意的人脉。
加上在沐家分家的特殊时期,动手更有隐蔽性,可以混淆警方的视线。”
张警官心下一动,不错。
这个叶川分析的两个方向,的确是专案组现目前侦查的主要方向。
“制造车祸的司机,直接逃了还是下车看了沐志风情况再逃的?”
叶川这话,显然是冲张警官问的。
张警官一愣,尽管办案需要保密,但这问题显然不在保密范畴之内,还是能向受害者家属讲的。
“撞人后直接逃逸。”
但他和沐玲都不太能理解这个问题真正的含义所在。
沐玲正想问这个有什么问题,不想叶川又开始了下一个问题。
“你想想看,车祸,下毒这种作案手段,是常人所为么?”
“不是。”
“那作案的人,层次不会太低。那你们沐家有仇人么?”
“没听爷爷和家里人说过。”
沐玲回忆了好一会,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但我说了,这是正常的思维。”
“那不正常的思维呢?”沐玲随口而出。
“在精神病院呢。”
“你。。。。。。”
叶川显然是开了个玩笑。
“以上所有分析,我们都是从结果去推导,这也是正常的思维。
但是太多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无法推导出结论。这可能和作案者的思维相悖了。”
“说人话。”
“假如一个蛋糕店老板被诈骗了,我们一味的分析他为何会被骗,骗子又为何骗他的钱。这和他是蛋糕店老板有关系么?
没有。
被骗的可能是花店老板,也有可能是火锅店老板,还有可能是录像厅老板。
骗子骗人前,并没有划定被骗者必须是蛋糕店老板。
他们只骗钱,作案前只考虑骗到钱的可能性,从不考虑必然性。
这就是骗子的逻辑。”
沐玲和张警官都陷入了沉思中,这两起案子的策划者真正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呢?
叶川这个例子很好,成功将他们的思维从受害者这个沐家人特定的身份中跳了出来。
“不是非要对沐志风和沐志水行凶,才能达到目的,而是为达到某种目的,对他们行凶了。”沐玲喃喃道。
这是思维的转换,有些烧脑,可能表述也差不多。
但不同思维导致的推导结果,截然不同。
这两起案件显然是有目的性的,依照叶川这种逻辑,选择沐志水和沐志风,是可能性下的产物。
甚至和他们是沐家人这个身份,关系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