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我不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爹。”

    杜守义正在书房练习书法,杜若走进后对他行礼。

    “若儿,来的正好,看为父这字如何?”

    杜守义连忙招呼杜若靠近,他眼睛盯着自己的字,一脸满足的笑。

    杜若走近看了看,杜守义面前纸上写了四个大字,是“家国天下”,用的是隶书,笔力透纸背,且字极大,几乎将整张纸占满了。

    ‘这才刚升官,就这么膨胀了?’

    杜若心里吐槽,嘴上却夸奖他:“好字!苍劲有力,包罗万象,势乃宰相气度!”

    听到“宰相”二字,杜守义笑容更灿烂了,他又仔细看了看自己的字,不太自信道:“真有宰相气度吗?不知道以后会入东府还是西府呢,三司也不错……”

    ‘老头你TM够了啊!’

    杜若偷白了杜守义一眼,东府是帝国首相和参知政事办公地,西府是武相枢密使办公地,三司是管财政的计相办公处,杜守义这货真敢想。

    不过杜若估计,就算他以后有幸被提拔到中央,也一辈子都别想进枢密,他毕竟是在军事上犯过大错的。

    “以爹你的水平,至少也能入主东府啊!”拍了杜守义一句马屁,杜若接着道:“爹你有凌云之志,孩儿备受感染,所以有一件事要与爹明说。”

    “什么事?”

    杜守义放下笔,示意杜若坐下。

    杜若坐下后,道:“孩儿想上一道表。”

    杜守义点点头:“这是应该的,你不会写谢表吗?我不是让杜青把参照给你拿过去了吗?”

    “不是不会写,也不是要写谢表。”杜若郑重道:“孩儿打算对官家上一道辞表。”

    “辞表?”

    杜守义愣了愣,问:“辞什么?”

    “自然是辞恩荫官。”

    “为什么,以爹的品级,这给的恩荫官不低了啊!你知道多少人做梦都求不来吗?”

    有了恩荫官,意味着一辈子都可以白拿高额工资,吃穿不愁,确实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求不来的。

    杜若却不屑撇撇嘴,对杜守义道:“孩儿不稀罕,而且……孩儿想进士及第!”

    “进士及第”这四个字一开口,杜守义瞬间站了起来,难以置信的看着杜若。

    进士与进士不同,进士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甲、二甲、三甲。

    前三名是一甲,而只有一甲的头衔才是“进士及第”。

    剩下二甲、三甲录取人数不同,二甲头衔是“进士出身”,三甲是“同进士出身”。加个“同”就代表不同,所以古代有些自尊心强的人若是考中“三甲”会羞于领受,转而复读下次重考。

    杜守义之前科考时就是“二甲”最后一名,差一点落到同进士行列。

    “好!”

    思忖了好一会儿,杜守义才郑重点点头:“吾儿有鸿鹄之志,为父支持你,去写辞表吧!”

    杜若一脸出息,起身告辞离开。

    杜守义答应的如此爽快,倒让他有些没想到,但也在情理之中。

    宋朝“冗官”的弊病并非是后世历史教科书上写的那样,什么官员太多,考上进士也要等好多年才能候到缺,这根本不存在。

    实际上宋朝好几年才开一次科举,每一次才录取百十来人,进士总人数和明清差不多,养这些人谈不上冗官。

    进士们也根本不用等缺,一旦考上,一年假期后,立刻就会安排到各州任判官。

    宋朝一两百个州,几年安排一次官员太容易了。

    宋朝真正的“冗官”就是“恩荫官”,宋朝朝廷对于官员阶层太好了,不仅工资高,福利高,对官员的恩荫赏赐也是毫无节制,逢年过节都有一次集体恩荫,平时也变着法的找理由恩荫官员子弟。

    各个品级官员享有的恩荫数不同,宰相级的官员更是有着近二十个恩荫名额,真宗朝时,某位宰相家中门房的儿子都被恩荫了一名九品散官。

    这些恩荫散官毫无实权,也不会干涉政务,可工资福利一点不少领,最后成了宋朝大弊病之一。

    当然,杜若不要这个恩荫官,自然不是怕耗费公家财政,这暂时不关他屁事。

    主要是因为,宋朝有庞大的恩荫官群体,国家不怕花钱养着他们,却怕他们破坏教育公平。

    所以,自太宗时期,国家就有明确规定,有恩荫官的“有官人”参加取解诗时,须另设分场,不可与平民书生同场。

    这有点像后世中国户籍和高考的关系,江苏的考生总不可能让他去西部省份参加高考。

    这些“有官人”们,几乎全都是官宦子弟,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国家把他们分开参加取解试,也是不让他们掠夺平民考生参加礼部进士考的名额。

    还不止于此,太宗时期,国家还规定,有官人考上进士后,不得入一、二甲,也就是说纵使你天纵奇才,也只能考个同进士出身。

    这么做也是为了限制世家大族成为门阀。

    到了真宗朝时,制度稍稍放宽,但也只是“择极优者入二甲”,还是有限制;至本朝,大宋已经安定繁荣了近百年,民间文教兴盛,平民百姓科举未必不如有官人,所以制度再次放松,允许有官人进二甲。

    但一甲前三名还是会坚决将有官人排除在外,即便你是宰相儿子,也中不了探花榜眼状元!

    所以,杜若告诉杜守义他为了“进士及第”出身不想要这个恩荫官时,杜守义才会那样震惊,他当然是震惊杜若志向远大,竟奔着一甲去的!

    同时,他一句不问爽快答应,也是因为相信杜若实力。

    离开杜守义书房后,杜若看了看蔚蓝的天空,露出苦笑。

    两年后他要参加的可是千年第一龙虎榜,牛人满地走,按照他的设想,能考个同进士他就拜佛烧香了,哪敢奢望什么进士及第?

    他刚才说什么进士及第纯粹是托辞罢了,其实是他不敢考“别头试”。

    “别头试”便是有官人参加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