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就是行家。
雍鹤溪进了司南伯府,三言两语便哄得大夫人信以为真,恨不得当天就把他供起来。
离开姜家后,雍鹤溪便来找顾君宁。
他眉飞色舞地告诉她两个字,“成了。”
顾君宁夸他乖巧,不动声色地摸出颗陈皮丹递给他。
“我出人,你出药,咱们以后联手赚钱怎么样?”他边说边嚼着解药,惊讶道,“姑奶奶,你这解药还挺甜的。”
过了四五日,司南伯府那边传出大夫人彻底好了的消息。
村子里一切太平,接连几天都没人出事。
但顾君宁还是劝告他们,一年半载内不要放松警惕。
他们凑的诊金都被拿去买药材了。
顾君宁忙活了那么久,一文钱都没拿,村里人都觉得过意不去。
他们打听过京城医馆的收费,诊费高得令人咂舌。
这段时间,很少有人敢进山采药。
这大冬天的,地里也种不出什么药材。
许多人家都没有进账,刨去买米买菜的钱,手头大多没几个铜板了。
村中长者带着众人商量后,决定让易老实去找顾大夫说情,这笔诊金迟些日子再凑给她。
易老实为人耿直,脸皮子薄,见了顾君宁脸上挂不住,开不了这个口。
顾君宁倒也猜出几分,诚恳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其实,她并不想收这笔诊金。
这段时日,她与村里人往来密切,各家送来的药材她都过了眼。
这些药材大多质地优良,不似顾二爷从药贩子手中收来的那般品质低劣。
济世堂开业在即,但她之前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供货源。
仅靠药材贩子和城外零星散户供给,药材品质时高时低难以把控,而且随时都可能断了来源。
要是靠大批收购存储,仓库每月的租金便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前阵子,还正好赶上药材发霉,顾二爷差点没把底裤给赔进去。
顾君宁思来想去,决定和这个村建立长期合作。
她早已拟好供货契约,请村中长者过目。
契约中,要求村子把每月收获的药材整理成册,优先送去给济世堂挑选。
凡是济世堂选中的药材,一律以略高于药行均价的价格购入。
剩下的药材,交由村民们自由买卖。
末尾,她还特意补了条,但凡有她临时需求的药材能及时补上,济世堂便会额外付一笔钱作为酬金。
若遇荒年天灾,药材收成不好,济世堂也会加以补给。
众人看罢,沉默不语。
许久,村子里辈分最高的老者才开口道:“顾大夫啊,不是老头子不信你,可是我们村二三十户药农,每个月能收来的药不多啊。”
村民们没少和京城里的医馆打交道。
那些个大医馆,每个月收购的药材量大得惊人,足足抵得上他们这个小村子好几个月的收成。
顾大夫医术高明,以后她家医馆肯定人满为患。
就这些药材,真的够吗?
关于这个,顾君宁心中另有打算。
早些时候她就想过,以现在的济世堂,无论是靠名声还是财力,都斗不过回春馆为首的大医馆。
她仅有的便是这一手家传医术。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