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鬼脚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老刘不禁张大了嘴巴,这家伙竟然只看了不到半刻钟就说了这番话?

    随即刘都头一拍大腿惨笑道:“谁说不是呢。行了,深层次的问题不扯了,也永远扯不清。你给老子合计合计,勉强把账目平了,交差就行。”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赵诚拿笔快速在一些地方画勾着,口中念念有词,“总银钱七百三十五贯的规模,这样平账太明显,县尊在这时间点就开始修缮河道未雨绸缪,我敢肯定他心里比较明镜,一定是有实干经验的官员,不是初出茅庐的小书生。于是这工程的白灰不能计入这么多,那绝对被查问。虽然依我朝惯例查问了也会不了了之,但在县老爷心里留下这么一个不信任烙印后,肯定不是好事。”

    赵诚一边勾画一边修改,“白灰数字要大减。炭火一项则计入太少,可以翻倍。”

    见刘都头不理解,赵诚又道:“现在天气炎热疫病多发,病虫害骚扰导致水质和食物易变质,食毒事件普遍,于是天气越热越要耗费炭火把水烧开把食物煮透彻。能在这时节来服役的,都是贵池县的中流砥柱,于是这样计入炭费哪怕看起来有些奢侈,但以县尊的性格肯定能接受,此外炭务口官员不归他管,把支出计入炭费后,县尊哪怕有疑惑也不会怪你,只会记恨炭务的官僚,且一定不会去查问。”

    又把其他多个小项目略微调整了下,赵诚快速合起账目,“刘都头依照此重写一遍便能交差。”

    老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犹如看怪物似的看他少顷,最后哈哈大笑:“老子记住你了,有你的。”

    赵诚也很无语,但无奈这就是捆绑和裙带。现在依靠刘都头保护,如果他被人坑了,赵诚面临的困难立马翻倍,换个人来瞎折腾,贪的更猛不说,也会重新把工程搞乱,把赵诚累死在工地上、把更多民夫坑了。

    相对来说老刘已经算是很萌了,吃相不算难看。当时他还算仗义的帮赵诚抢回了土豆,镇住了泼皮混混……

    今天回城更早,下午有时间找个茶馆坐下来听听评书。讲的是三国,不是三国演义,是民间的三国传说话本集合。

    一会后赵诚没兴趣了,鬼脚七却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家伙是赵诚穿越后的第一个跟班,也不知道是不是缘分,或者是性格,总之赵诚很喜欢这家伙。

    “老刘不捉乞丐服役,应该是因为县尊注重民意,且乞丐光脚不好管理。阿七你近似乞丐,为什么去服役?”赵诚问道。

    “因为管一顿午饭。”鬼脚七的回答很简单,“俺一般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刘都头顺口问了一句,俺就跟着去了。”

    刘都头熟悉民情,不找其他光脚的人服役却找鬼脚七,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认可鬼脚七的人品。

    这点上古代现代没什么不同,较难管理的是光脚人士。较容易控制的是中低产,这群人没戾气谨小慎微,有点小积累又不想失去。让这群人干什么基本都可以。

    赵诚被点名,因为是个柔弱书生却没功名(举人),有间祖宅也算有产。如果赵诚粗狂些且没有产,多半不会找赵诚服役。因为在这个年景容易促使这类人杀人越货一票后上梁山。

    不找厢军是因为必须通过知州衙门,那是另外一个概念,需要上下打点,除了让县财政赤字外,哪怕拿到指挥权,厢军也不会做事,效率更会低的一塌糊涂。

    从县老爷热衷修缮河道、不用财政打点借调厢军,找的是池州城里的“中低产”看,县爷其实不是昏官,还有一定的执政水平。

    北宋的知县不是地方官,算是中央空降的特派专员,且在这时期多数是文人。也就是说他有权上达天听,要博得这种人关注,才能虽然也重要,但还需要自己是个文人。

    “阿七你继续听,晚点自己去我家休息就行,我去书院走走。”

    赵诚起身离开,想像个文人就要去书院多熏陶……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