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时候老师说的也不对。活到现在,我才明白文字简单朴实点也别有真实味道。留白,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未必不美丽。
但,可能在当时高考800字的严苛要求下,简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血有肉,要一针见血。再加上辞藻生动,肯定会相对加分。
我们镇的那个高中,当时整个学校加起来有1800多名学生。
高三那年,学校每逢模拟考结束就必有两大现象,似乎都与我有关。
第一个现象是:学校光荣榜榜单的第一行清一色的都是刘子君三个字。
连语文这栏的榜首也一成不变。
时任文科火箭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语文老师,他是学校语文教研室的领头人,是当时的办公室主任。
每次模拟考一放榜,他就会精神饱受摧残,发榜后总能第一时间冲地到文科火箭班,哆嗦着手,将全部同学指了一遍,最后捶胸道:
“丢人啊,丢人!你们这届文科生,是我带过的最差劲的文科生!连自己的老巢都长期被人家一个理科班女同学霸占着,我教了十几年语文,哪个语文第一名不是我带出来的?!自从带了你们,我都不敢在校园里抬头做人…”
第二个现象就是:每次模拟考,满分60的作文,我永远都在58~59分之间波动,然后被油印分发给全校各个班级的学生,俗称“范文”。
因为老师在我的作文里实在找不到茬儿,给满分又怕会被别人质疑,改作文的语文老师当时很辛苦,每次好几个老师拿着我的作文读来读去,想挑个错,最后只能看看里面有没有错别字,给扣个亲情分。最后总是摇头道:“紧密扣题,言辞生动,字迹工整漂亮,没法再扣了…”
那时候,学生们放月假回家时,一般书包里都会被强制背着一股满是油墨味的范文,被油墨的臭气熏陶久了,熏陶的次数多了,然后也熏到了学生的家长那里。
最后镇里方圆几十里都知道,他们孩子所在的高中有个叫刘子君的女同学,将来很可能就是个女鲁迅先生,正是我第二个家的父母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这个消息,才勉强让我继续读高中。
但那个时候,除了教材,连吃饭的钱都是问题,我也就没钱买书看。
上高中的那会儿,学校小卖铺有个摊面铺位是卖书的,可以支持同学们现场免费看。
每到周日下午高三都有半天放风时间,我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洗头洗澡,洗一周一换的衣服,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完生活问题,就急切地往那个小卖部跑去。
被挤在那里的一处角落,喜悦地抱着《牛虻》、抱着《意林》甚至《武侠》,一动不动,不知饥渴,一站就是一个下午。
老板是个心肠很好的胖大叔,他从不会赶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