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来比谁的刀更厉害(第2页)
上一章 | 目录 | 存标签 | 下一章 |
病人没有进预麻室,就直接推进了手术间。
黄耀龙等人兢兢业业地开始术前消毒铺单的准备,吴邪就马上拿起了患者的相应病历资料看了起来。
病史相对简单却又不简单!
中年男性,四十八岁,既往有风心病手术病人,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因为之前持续性复查没什么特殊情况,于是就间断了三年没去调整华法林的量,结果导致七天前华法林过量致大腿前侧活动性局限性血肿,急诊入院。
入院当时INR(国家标准化凝血时间)高达6.34!
且因口服了华法林,INR值过高,非要命的手术,术前常规停用华法林的时间必须超过一周才行。
术前相应的检查并没有额外的特殊,现在必须要行股前‘活动性’血肿清除术,停用华法林时间足够,今日待术。
心电图没太多特殊,已经请了心内科、心外科会诊,目前无绝对手术禁忌症,可以行手术治疗,血管外科的意见就是,术后低分子钠抗凝后,序贯进行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因为华法林口服之后,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产生抗凝作用。
因此今天的手术关键就是血肿清除术+血管探查术+止血术。
术前已经做了的检查有核磁、CTA(血管造影术),结果示股深动脉穿支破裂至股前区庞大血肿。
术前的检查结果相当完善。
吴邪仔细审视完,便大概有了手术的思路。
股深动脉是股动脉的最大分支,而股深动脉的分支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以及三到四条穿动脉。
这一台手术的关键就是探查穿动脉,穿动脉的解剖走形是由股深动脉发出,绕股骨穿向股后,营养大腿后部肌。
吴邪阅读完相关的病例资料之后,就站起来,自己大概做了一下视诊。
可以看到,患者这会儿躺在床上,右大腿的直径足足是左边大腿的一点五倍大小,而且可以看到,上面贯通到股骨小结节,下面直至股骨内外侧髁间的皮肤都肿胀无比,里面显然大量包裹着庞大的血肿。
再根据复查的核磁资料显示,股前四头肌的肌间隙几乎被充盈满。
现在在消毒的过程中,股前区鼓鼓囊囊的,一甩一甩,显示着内部的血肿程度。
看到了这一幕,吴邪就继续闭目苦思了起来。
开始继续琢磨这么一个病例。
这个患者的血肿清除术,比较传统的解决方式就是,直接切开,然后探查股深动脉的穿动脉分支,并且结扎止血即可。
股后肌群有其他的营养血管,不必要穿动脉全部供应血液。不过开口会很大,至少会有八到十厘米的切口口子。
这是一般血肿清除术的常规解决思路,可这不是拥有专家级血肿清除术的吴邪,唯一的解法——
再单纯一点,根据股深动脉的走形,是股动脉最粗大的分支,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3-5厘米处发自股动脉的后外侧壁。先在股动脉的外侧,以后行于股动脉和股静脉的深面,至长收肌后方继续下行,终于大腿的下1/3。
穿动脉多为3条,自下而上依次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穿动脉、它们分别于短收肌上方、前方和下方。起于股深动脉,贴近股骨内侧向后穿大收肌至股后部,营养股后群肌。
股深动脉的终支若在长收肌下方穿大收肌至股后部,则称为第四穿动脉。
可以看到,这些穿动脉的主要走形口,短收肌分不开关系。
位于大腿内侧上方、耻骨肌和长收肌深面的略呈三角形的扁肌。起自耻骨下支前面,止于股骨粗线的上13处。
这么一来,不就妥了么?
而血肿清除术的推血派理念,则是一项特别好的微创理念,根本就不需要开大口子。
吴邪有了自己的一套思路。
在技术不成熟之前,吴邪肯定是不敢想和设计属于自己的思路的,但是专家级的技能之所以牛逼,就在于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做得很好,不然为什么叫专家而不是专精级别的复读机呢?
在傅前进主任等人重新进手术室时,吴邪已经穿上了战袍,戴好了无菌手套。
然后还提前就与器械护士以及黄耀龙等人确定了手术开始的时间以及相应的器械。
手术的授权考核,不是标准化的,就是要以主刀为中心,然后考校你对手术的综合应对能力!
吴邪几个人站好了各自的位置后。
朱雷明等人也就分别站在了手术台的各个角度,准备随时观察手术的进度,作为主考官的朱雷明,自然是站在了最佳的观看角度,也就是吴邪的对侧面。
穿动脉的探查一般夺走股内侧入路,股内侧相对应的就是股骨对侧面,是最好的观看视野。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80zw.cc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