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之前,对于将纳兰且容嫁到魏国,纳兰且贺便觉得是一种耻辱,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保护不了,还要拿去议亲求得暂时的和平,这让纳兰且贺觉得自己作为男性的尊严被无情的踩踏到了地上。
但是,当时滇国的情况并不允许他们任性跟魏国耗到底。
虽然滇国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但是在人口方面是魏国军队的一半不到。
魏国动辄十万大军压阵。
而滇国若是正面跟魏国硬碰硬,那便必输无疑。
人力、物力、以及对战争的厌恶感,百姓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懈怠感。
五年征战耗费了不知多少心血,纳兰且贺坚信,只要再过几年定然能够将魏国边陲的几个小镇牢牢的掌控在手中,但是纳兰达却不再支持纳兰且贺继续征战的策略,最终选择了停战和亲。
谁又能知道纳兰且容根本不是因为心悦方结才嫁给他。
纳兰且贺已经决定借着进贡鲜花的名义前往魏国了。
作为滇国人,纳兰且贺从来没有踏出过滇国的土地半步,但是现如今的情况使得纳兰且贺觉得还是亲自去看看异国的的情况比较好。
何况容儿去了魏国做质,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过一次,一直被扣在那里,不得见亲人,要是魏国同滇国之间有了什么嫌隙,容儿是首当其冲成为魏国拿来出气的对象。
纳兰且容去了魏国并不代表滇国就放弃了她,相反,纳兰且贺是要让魏国的人知道,对于滇国来说,纳兰且容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纳兰且贺去到魏国,不仅是见识了魏国的国情,也是顺道给纳兰且容撑腰,娘家兄长到了,谁还敢轻易欺负她?
不日,纳兰且贺便将想来少梁进贡?的意图派遣专人去向魏国的人接洽,等候魏国皇帝的回复。
当这条讯息飞跃千山万水,经历了数百人之口,历经多少车马驿站,进京之后,经过重重审核,最后才由大臣汇报到朝堂之上。
彼时十天半个月已经过去了。
等到言墨回复,消息再飞回了滇国的时候,纳兰且贺已经是整装待发了。
不出意外的话,魏国皇帝是绝对不会拒绝纳兰且贺的请求的。
原因有诸多的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言墨也想会会这滇国出了名的战争狂人,对魏发动的战事就是此人挑起的,战事中折损了魏国许多将领?的也是此人。
回忆过去征战的五年,言墨永远不会忘记,独独这一人,给魏国带来的重创。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要属沂蒙一战。
滇国与魏国接壤的地区就在沂蒙。
沂蒙有山,两国恰好就以此来分隔国境。
横贯东西,山高水深,山顶可见白雪皑皑,若是想从正面跨越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行走于此间的商人,宁愿迂回多绕点路,翻越较为矮一点可攀爬的区域,方才进入滇国?的境内。
因此,当魏国和滇国爆发战事的时候,商路被断掉,两军盘守的地区,因着滇国的军队已经事先翻越了沂蒙,然后占据了不少的边陲小镇,使得魏国的军队分布在那些小镇之外。
本来魏国已经纠结了一批大军,准备联合起来一鼓作气将滇国的军队拿下。由老将带领,五个年轻将军随性,本来六个,方结恰好受了箭伤在诊治,竟意外逃过了一劫,这毁天灭地般的灾难一劫。
原来,当魏国打算一锅端了滇国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滇国人竟然就在作战前夕得了消息,迅速采取了策略,准备将魏国反将一军。
若不是情报及时,魏国二十万大军压境,滇国当真毫无还手之力。
战事当天,据活下来的人这般汇报道:“龙老将军带领几十万大军压境,雄兵声势浩大,敌人闻风丧胆,不敢与我军正面交锋,气盛,则追进,连追两座城池,敌人丢盔卸甲,十分狼狈。龙老将军只当是对方见我魏军人多势众,寡不敌我,孤儿一退再退,没有什么章法,面色惶惶然,不疑有他。
遂,贪心不足蛇吞象,我魏军持续追进,一路赶至沂蒙山下,中途不是没有将领猜疑,只不过前方不断传来捷报,说是又俘虏了多少人,左右探听对方并无包夹的动向,所以,龙老将军豪情万丈的想要将滇军一举赶回去。
等大军追到了沂蒙山下的时候,俘虏已经抓了约有千人不止,众将士十分的欣喜,见连追三座城池,一路荡平不免胸中得意,正当想要回去请功行赏的时候,沂蒙山上忽然滚落下不少石块来。
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石头沿着山体迅速的滚落下来,无论是骑在马上的还是步兵卒子,都拥挤着想往外跑,岂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